舣舟淮南望新息,天遣清淮限南北。
崎岖细路入光山,野色苍凉秋日白。
八月穫稻田无水,蚱蜢群飞稻乾死。
危桥绝涧闻水声,喧喧汲水争瓶罂。
昏昏落日衔远山,鸟啼车辙未得閒。
县公吴生我世旧,为我烹羊酤斗酒。
灯前醉饱纷就眠,五更开门星满天。
长年他乡心惘然,远途辛勤难具言。
舣舟淮南望新息,天遣清淮限南北。
崎岖细路入光山,野色苍凉秋日白。
八月穫稻田无水,蚱蜢群飞稻乾死。
危桥绝涧闻水声,喧喧汲水争瓶罂。
昏昏落日衔远山,鸟啼车辙未得閒。
县公吴生我世旧,为我烹羊酤斗酒。
灯前醉饱纷就眠,五更开门星满天。
长年他乡心惘然,远途辛勤难具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淮南地区的生活景象和内心感受。开篇两句“舣舟淮南望新息,天遣清淮限南北”写出了诗人乘舟远眺新息之景,淮河清澈,似乎天意划分了南北的界限,给人以一种自然与命运的哲思。
接下来的“崎岖细路入光山,野色苍凉秋日白”则是诗人行走在崎岖的小路上,进入光山一带,观察到了周围环境的颜色显得苍凉,而秋天的阳光依旧明媚,表达了一种孤独旅行中的感慨。
“八月穫稻田无水,蚱蜢群飞稻乾死”描绘了农作物因缺水而枯萎的情景,以及蚂蚱在干涸的稻田上飞舞,这些生动的细节传达出了一种荒凉与悲哀。
“危桥绝涧闻水声,喧喧汲水争瓶罂”则是诗人站在危险的桥边,听到了远处的水声,而人们正忙于汲取水源,用各种容器来装载,反映了当时生活中的艰辛。
“昏昏落日衔远山,鸟啼车辙未得閒”表现出诗人在黄昏之际,看着夕阳渐渐隐藏于远处的山峦中,而周围的环境似乎还有许多事情等待处理,但鸟儿的鸣叫和车轮的轨迹都显得那么平常,未能引起更多关注。
“县公吴生我世旧,为我烹羊酤斗酒”则是诗人提到了与地方官员吴生的久远交往,以及他为诗人准备了美食和饮品,表达了一种乡土的情谊。
“灯前醉饱纷就眠,五更开门星满天”写出了诗人在灯下吃喝得饱足后便沉入梦境,而清晨五更时分,当他打开门户,才发现外面星空灿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的接受。
最后,“长年他乡心惘然,远途辛勤难具言”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长期漂泊在异乡,对于家乡和亲情的思念,以及对于旅途中的艰辛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农村生活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厚的乡土文化底蕴和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