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多绿树荫茅庵,既得栽花种亦堪。
辛苦十年期有用,安排一院孰能谙。
有书偶傍跟前读,作赋何劳枯后参。
杞梓楩楠材足贡,不徒竹箭美东南。
无多绿树荫茅庵,既得栽花种亦堪。
辛苦十年期有用,安排一院孰能谙。
有书偶傍跟前读,作赋何劳枯后参。
杞梓楩楠材足贡,不徒竹箭美东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居住环境的精心规划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首句“无多绿树荫茅庵”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朴素而宁静的生活场景,绿树为茅屋提供了遮荫,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接着,“既得栽花种亦堪”表达了诗人对种植花草的满足感,无论是树木还是花卉,都让生活空间更加生动多彩。
“辛苦十年期有用,安排一院孰能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于时间与努力的深刻理解,他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去精心布置庭院,这种耐心与坚持值得尊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庭院设计的独特见解和高超技艺,非一般人所能及。
“有书偶傍跟前读,作赋何劳枯后参”展现了诗人的文化修养和闲适的生活态度。在忙碌之余,他偶尔翻阅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创作诗歌时,灵感涌现,无需刻意寻找,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
最后,“杞梓楩楠材足贡,不徒竹箭美东南”以木材为例,寓意诗人的才华和贡献。他不仅为东南地区带来了竹箭之美,更像那些珍贵的木材一样,为社会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文化的执着追求。
十斛明珠颗颗圆,骊龙光射草堂前。
论心不为钟期在,廿载震旦抱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