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月作蒲团,纫云为破衲。
岁晚入峨眉,千山万山雪。
剪月作蒲团,纫云为破衲。
岁晚入峨眉,千山万山雪。
此诗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卷,以“剪月作蒲团,纫云为破衲”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月与云融入禅宗的修行道具中,暗示着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着,“岁晚入峨眉,千山万山雪”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展现了深冬时节峨眉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高远。
整首诗运用了象征与对比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心灵状态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月与云的轻盈与禅宗蒲团、破衲的静穆形成鲜明对比,峨眉山的皑皑白雪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同时,通过“岁晚”这一时间概念,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岁月的沉淀中寻求心灵归宿的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更蕴含了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作品。
土木形骸惟恃酒,玉山颓唐妍不丑。
生平未得步兵厨,死时愿获陶家取。
君昔不喜卷白波,近来始解亲红友。
醉墨香流烟月融,新辞气压蛟龙吼。
嗟予壮怀久销铄,渐见垂杨欲生肘。
脱鱼宁复恋故渊,逐鹿愧乏捷足走。
半世无成学种梅,今春无花心自忸。
感君为写陇头春,宇宙经纶在君手。
迟日笼晴,温飙荐暑,入夏炎光初烁。
扇剪轻纨,裙裁白苎,松吹半掀华幕。
看槐柳、浓阴满,翛然似岩壑。寥寞。
恨佳游、星分雨散,流年换、憔悴几孤旧约。
仿佛绿琴声,记秦楼、欢笑如昨。
岁月欺人,惧芳华、先秋摇落。
任花开花谢,谁叩草玄亭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