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翠微亭》
《登翠微亭》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翰]韵

烟迷杨柳洲,水拍芙蓉岸。

我忆南湖秋,西山暮云乱。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杨柳轻拂的江南水乡景象,诗人站在翠微亭上,眺望远方,思绪飘向了那令他怀念的南湖之秋,以及西山晚霞映照下的纷乱云彩。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首句“烟迷杨柳洲”,以烟雾朦胧的景象开篇,仿佛为读者揭开了一个梦幻般的序幕,杨柳洲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次句“水拍芙蓉岸”,则将视线转向了水面,波光粼粼,芙蓉花点缀其间,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

接着,“我忆南湖秋”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绪所在,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他对南湖秋天的回忆。南湖之秋,无疑是他心中最美好的季节之一,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和深沉的情感。最后,“西山暮云乱”,以西山上的晚霞和乱云作为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烟雾,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复杂,使得整首诗在静谧之中蕴含着淡淡的哀愁。

董其昌作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其诗歌往往兼具文人雅趣与艺术美感。这首《登翠微亭》便是其作品中的佳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池上送春

持竿闲坐思沈吟,钓得江鳞出碧浔。

回首看花花欲尽,可怜寥落送春心。

(0)

同群公出猎海上

畋猎自古昔,况伊心赏俱。

偶与群公游,旷然出平芜。

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

鹰隼何翩翩,驰骤相传呼。

豺狼窜榛莽,麋鹿罹艰虞。

高鸟下骍弓,困兽斗匹夫。

尘惊大泽晦,火燎深林枯。

失之有馀恨,获者无全躯。

咄彼工拙间,恨非指踪徒。

犹怀老氏训,感叹此欢娱。

(0)

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

塞口连浊河,辕门对山寺。

宁知鞍马上,独有登临事。

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飘飘方寓目,想像见深意。

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

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

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

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

款段苦不前,清冥信难致。

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0)

遐方怨

帘影细,簟文平。象纱笼玉指,缕金罗扇轻。

嫩红双脸似花明,两条眉黛远山横。

凤箫歇,镜尘生。辽塞音书绝,梦魂长暗惊。

玉郎经岁负娉婷,教人争不恨无情。

(0)

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

南山转群木,昏晓拥山翠。

小泽近龙居,清苍常雨气。

君家北原上,千金买胜事。

丹阙退朝回,白云迎赏至。

新晴村落外,处处烟景异。

片水明断岸,馀霞入古寺。

东皋指归翼,目尽有馀意。

(0)

开元观遇张侍御

碧落忘归处,佳期不厌逢。

晚凉生玉井,新暑避烟松。

欲醉流霞酌,还醒度竹钟。

更怜琪树下,历历见遥峰。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