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迷杨柳洲,水拍芙蓉岸。
我忆南湖秋,西山暮云乱。
烟迷杨柳洲,水拍芙蓉岸。
我忆南湖秋,西山暮云乱。
此诗描绘了一幅烟雾缭绕、杨柳轻拂的江南水乡景象,诗人站在翠微亭上,眺望远方,思绪飘向了那令他怀念的南湖之秋,以及西山晚霞映照下的纷乱云彩。诗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首句“烟迷杨柳洲”,以烟雾朦胧的景象开篇,仿佛为读者揭开了一个梦幻般的序幕,杨柳洲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次句“水拍芙蓉岸”,则将视线转向了水面,波光粼粼,芙蓉花点缀其间,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
接着,“我忆南湖秋”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思绪所在,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他对南湖秋天的回忆。南湖之秋,无疑是他心中最美好的季节之一,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和深沉的情感。最后,“西山暮云乱”,以西山上的晚霞和乱云作为收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烟雾,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复杂,使得整首诗在静谧之中蕴含着淡淡的哀愁。
董其昌作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其诗歌往往兼具文人雅趣与艺术美感。这首《登翠微亭》便是其作品中的佳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持竿闲坐思沈吟,钓得江鳞出碧浔。
回首看花花欲尽,可怜寥落送春心。
畋猎自古昔,况伊心赏俱。
偶与群公游,旷然出平芜。
层阴涨溟海,杀气穷幽都。
鹰隼何翩翩,驰骤相传呼。
豺狼窜榛莽,麋鹿罹艰虞。
高鸟下骍弓,困兽斗匹夫。
尘惊大泽晦,火燎深林枯。
失之有馀恨,获者无全躯。
咄彼工拙间,恨非指踪徒。
犹怀老氏训,感叹此欢娱。
塞口连浊河,辕门对山寺。
宁知鞍马上,独有登临事。
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
飘飘方寓目,想像见深意。
高兴殊未平,凉风飒然至。
拔城阵云合,转旆胡星坠。
大将何英灵,官军动天地。
君怀生羽翼,本欲附骐骥。
款段苦不前,清冥信难致。
一歌阳春后,三叹终自愧。
南山转群木,昏晓拥山翠。
小泽近龙居,清苍常雨气。
君家北原上,千金买胜事。
丹阙退朝回,白云迎赏至。
新晴村落外,处处烟景异。
片水明断岸,馀霞入古寺。
东皋指归翼,目尽有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