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空谷隐山云,渡水人归何处村。
樵径雪迷唐苑路,鸟声寒集汉祠门。
公堂吏散惟修竹,近岭林疏见饮猿。
客坐无毡君莫笑,陶潜亦有酒盈樽。
萧萧空谷隐山云,渡水人归何处村。
樵径雪迷唐苑路,鸟声寒集汉祠门。
公堂吏散惟修竹,近岭林疏见饮猿。
客坐无毡君莫笑,陶潜亦有酒盈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初晴的山村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孤寂之感。首句“萧萧空谷隐山云”以动人的声响和迷离的山云设置了整首诗的情调,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紧接着,“渡水人归何处村”则让读者随着诗人目光寻觅那些在雪后归家的行人,他们或许正匆匆赶回自己的小村。
第三句“樵径雪迷唐苑路”中,"樵径"一词指代砍柴人的小道,这里的“雪迷”则加深了这种偏远小径的孤独感。"唐苑路"虽是历史上的名胜,但在这里仅仅作为雪中迷失的小径的一部分,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湮灭。
第四句“鸟声寒集汉祠门”则将听觉与视觉结合,通过汉祠门前冷清的鸟鸣声强化了冬日寂静的氛围。"汉祠"作为古代祭祀的地方,这里也显得有些荒凉。
第五句“公堂吏散惟修竹”中,“公堂吏散”可能指的是官员们处理完事务后散去的情景,而“惟修竹”则是对那些留下来的唯一关注,即庭院中的竹子。这里的"惟"字表达了一种专注,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钟。
最后两句“近岭林疏见饮猿,客坐无毡君莫笑”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象,“近岭林疏”写出了树木稀疏的景观,而“饮猿”则是对山中野兽的一种观察。"客坐无毡君莫笑"中,“客坐”指的是诗人自己作为过客坐在那里的情形,"无毡"意味着简陋或缺乏,而"君莫笑"则是一种自嘲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山村景象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自在和超脱尘世的意境。
忆携蓉城霞,醉赏君山雪。
兴酣俯崖面,三酹大江月。
灵奇秘怪不可说,回首十年尘土热。
束卿想像作此图,如见当时眼为豁。
是山杰立气皓鲜,四八宾从咸华颠。
银涛丝萦料角海,玉台镜露峨眉烟。
槎枒乱树拔虎窟,撇捩小艇吞龙渊。
樵子罢斧僧罢磬,木瓢一个沧茫前。
君不见江山元与天地辟,有月无人景虚掷。
昆岷东来几万里,衣冠云散三千客。
三千客后世屡易,晓事仅有罗春伯。
龟趺椔翳鬼照火,鳌背苍凉兽交迹。
君不见采石紫绮裘,赤壁洞箫歌。
乐者信旷达,龌龊将如何?
岁云暮矣双鬓皤,梦恍茅屋牵青萝。
广寒白兔下相杵,贝阙鲛女趋鸣梭。
卿闻大叫当就隐,指日莫问鲁阳戈。
《合淝束遂庵学正为画君山酹月图长歌奉谢》【元·王逢】忆携蓉城霞,醉赏君山雪。兴酣俯崖面,三酹大江月。灵奇秘怪不可说,回首十年尘土热。束卿想像作此图,如见当时眼为豁。是山杰立气皓鲜,四八宾从咸华颠。银涛丝萦料角海,玉台镜露峨眉烟。槎枒乱树拔虎窟,撇捩小艇吞龙渊。樵子罢斧僧罢磬,木瓢一个沧茫前。君不见江山元与天地辟,有月无人景虚掷。昆岷东来几万里,衣冠云散三千客。三千客后世屡易,晓事仅有罗春伯。龟趺椔翳鬼照火,鳌背苍凉兽交迹。君不见采石紫绮裘,赤壁洞箫歌。乐者信旷达,龌龊将如何?岁云暮矣双鬓皤,梦恍茅屋牵青萝。广寒白兔下相杵,贝阙鲛女趋鸣梭。卿闻大叫当就隐,指日莫问鲁阳戈。
https://shici.929r.com/shici/bgT1b4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