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
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
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
歌舞烟霄顶,乐景沈晖。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
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
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
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
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
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
歌舞烟霄顶,乐景沈晖。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
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
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
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八声甘州·其二》,其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语言优美,意境清新。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在晴好的日子里漫步于云霞之中,倒映着水波的光影,心中的闲愁也随着酒杯中的风漪一并洗净。远望那越来山的清浅,以及吴歈江上的轻霭,都让人感到一种淡雅与宁静。江雁初飞,更增添了一份秋天的萧瑟。
"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歌舞烟霄顶,乐景沈晖。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 诗中接下来描述了辇路如同凌空跨越九重险峻,池水清凉而又不失妆饰的景象。歌舞在云端飘渺,乐趣深藏不露。阑槛间的青红交错,与对岸山色以及宫墙眉目相呼应,都让人感到一种美好与和谐。在提到游鹿古台时,诗人似乎在笑谈过往,那些曾经的游兴如今看来已不再重要。
"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有谁能够像扁舟一样招摇而过,渔隐于世间?诗人只愿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西子之地,却又在诗中留下了痕迹。闲风轻拂,月光如水,都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殆尽,而那浪花拍打着礁石的声音,更添几分寂寞。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小立危亭,风惨淡、斜阳满目。
望渺渺、湘江一派,楚山千簇。
芳草连云迷远树,断霞散绮飞孤鹜。
感骚人、赋客向来词,愁如束。嗟远宦、甘微粟。
惊世事,伤浮俗。且经营一醉,未怀荣辱。
君不见、渊明归去后,一觞自泛东篱菊。
仰高风、寂寞奠生刍,人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