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线寻针,看钿盒、常开一扇。
凭绣出、牡丹搭膝,隔窗曾见。
钗角评书谁雅俗,柔荑试酒知寒暖。
倚东风、闲品柳丝长,花须短。君买鹤,新成券。
侬放雀,谁含怨。好厌禳春病,药垆疏远。
香茗最消园令渴,绣床也学嵇生懒。
奈无眠、重捡玉台诗,从头看。
觅线寻针,看钿盒、常开一扇。
凭绣出、牡丹搭膝,隔窗曾见。
钗角评书谁雅俗,柔荑试酒知寒暖。
倚东风、闲品柳丝长,花须短。君买鹤,新成券。
侬放雀,谁含怨。好厌禳春病,药垆疏远。
香茗最消园令渴,绣床也学嵇生懒。
奈无眠、重捡玉台诗,从头看。
这首诗名为《上江虹(其二)》,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闺中女子的生活场景。"觅线寻针,看钿盒、常开一扇",展现了女子对细活的专注和精致生活的追求。"牡丹搭膝,隔窗曾见",暗示了女子的闺房生活与窗外世界的联系,以及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钗角评书谁雅俗,柔荑试酒知寒暖",通过女子品评书籍和品尝酒水的动作,表现了她的文化修养和生活情趣。"倚东风、闲品柳丝长,花须短",则描绘了女子在春风中悠闲地欣赏自然景象,流露出闲适的心情。
接下来,诗中通过"君买鹤,新成券"和"侬放雀,谁含怨",表达了爱情的交易和情感纠葛。"好厌禳春病,药垆疏远",反映出女子对疾病的担忧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香茗最消园令渴,绣床也学嵇生懒",则借品茶和慵懒的绣床生活,传达出女子的孤独和倦怠。
最后,"奈无眠、重捡玉台诗,从头看",揭示了女子深夜难眠,只能通过重温旧诗来打发时间,表达了深深的愁绪和对过去的回味。整首诗以闺中女子的日常生活为线索,展现了她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
忆共佳人曝绣衣,馀香如昨旧欢非。
鹊桥虽别年年在,犹胜娇魂去不归。
渊明在彭泽,到任八十日。
虽营三径资,未穫公田秫。
珍重千金腰,不为督邮折。
拂衣赋归来,何异自投劾。
我生本樗散,山林久蟠蛰。
虽非渊明俦,颇亦慕幽迹。
偶然得一第,遂窃升斗秩。
未书蓝田考,已捧锦溪檄。
荒县饶逋负,催科费鞭抶。
彊颜簿领间,忽复弥数月。
心焉愧渊明,俯首三叹息。
番江何时还,哦松聊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