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在彭泽,到任八十日。
虽营三径资,未穫公田秫。
珍重千金腰,不为督邮折。
拂衣赋归来,何异自投劾。
我生本樗散,山林久蟠蛰。
虽非渊明俦,颇亦慕幽迹。
偶然得一第,遂窃升斗秩。
未书蓝田考,已捧锦溪檄。
荒县饶逋负,催科费鞭抶。
彊颜簿领间,忽复弥数月。
心焉愧渊明,俯首三叹息。
番江何时还,哦松聊自适。
渊明在彭泽,到任八十日。
虽营三径资,未穫公田秫。
珍重千金腰,不为督邮折。
拂衣赋归来,何异自投劾。
我生本樗散,山林久蟠蛰。
虽非渊明俦,颇亦慕幽迹。
偶然得一第,遂窃升斗秩。
未书蓝田考,已捧锦溪檄。
荒县饶逋负,催科费鞭抶。
彊颜簿领间,忽复弥数月。
心焉愧渊明,俯首三叹息。
番江何时还,哦松聊自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愧陶》。诗中,作者以东晋诗人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仕途生涯的反思。首句“渊明在彭泽”点出陶渊明在彭泽县令任上的故事,接着通过“虽营三径资,未穫公田秫”描绘了陶渊明虽有田园之志,但未能如愿的情景。诗人感慨自己虽然并非渊明那样的高士,却也仰慕他的隐逸之风。
“珍重千金腰,不为督邮折”暗指陶渊明拒绝接受督邮的侮辱,选择了辞官归隐,这与作者自己的经历形成对比。他感叹自己“偶然得一第”,仕途小有成就,却因“荒县饶逋负”而陷入催科的困境,不得不在簿领之间强颜应对,内心深感愧对陶渊明的清高。
最后两句“番江何时还,哦松聊自适”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松声自适生活的渴望,流露出对官场俗务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自我剖析,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式生活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
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
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云卧三十年,好闲复爱仙。
蓬壶虽冥绝,鸾鹤心悠然。
归来桃花岩,得憩云窗眠。
对岭人共语,饮潭猿相连。
时升翠微上,邈若罗浮巅。
两岑抱东壑,一嶂横西天。
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芳草换野色,飞萝摇春烟。
入远构石室,选幽开上田。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
永辞霜台客,千载方来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