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气浑浑晓未收,不知苑外与山头。
瓶花忽见花梢湿,画出春风一段愁。
雾气浑浑晓未收,不知苑外与山头。
瓶花忽见花梢湿,画出春风一段愁。
这首宋朝韩淲所作的《早雾》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雾气弥漫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略带忧愁的氛围。
首句“雾气浑浑晓未收”,描绘了清晨时分,雾气浓重,尚未消散的情景。这里用“浑浑”二字,形象地表现了雾气的浓厚和模糊,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视线难以穿透。
接着,“不知苑外与山头”,诗人将视线从地面提升至远处,雾气似乎与苑园之外、山峰之巅融为一体,让人感到一种无边无际的广阔与神秘。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开阔与向往。
“瓶花忽见花梢湿”,突然间,诗人注意到远处的花枝上沾满了露水,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在轻轻洒落。这一细节的描写,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又通过“湿”字,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湿润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联系,暗示着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哀愁的情绪。
最后,“画出春风一段愁”,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心中的情感巧妙融合,通过“画出”二字,仿佛是在心中勾勒出一幅春风吹过、万物复苏却又略带忧愁的画面。这里的“愁”字,既是对自然景色中蕴含的某种不确定性的感慨,也是诗人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早雾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寒云韬日风摇山,鹘鸼鸣噪飞复还。
黄茅枯木转萧瑟,有虎引子来其间。
一儿尽有食牛气,跑空人立肩侵耳。
一儿就乳方低身,只欲搀前不知跪。
大虎垂头蹲更促,吐舌宛如牛舐犊。
岂知爱子物皆然,但教生狞贪兽肉。
从来倚伏理难齐,一朝力尽还悲啼。
攫头衔尾遭熊豹,有眼谁云百步威。
君家画轴虽填委,难似此图有深旨。
欲令观者知观身,不在丹青畦径里。
君不见汉家豪夺聚敛臣,乘时击断屠齐民。
磨牙利吻事膏血,千载想见犹酸辛。
深文厚敛虽同苦,以酷视贪不犹愈。
可怜当路尽豺狼,独使宁成名乳虎。
萧萧凉气增,发兴殊不恶。
长烟拂秋晕,小雨滑溪涸。
夜长虫语乏,池冷莲衣落。
崇兰媚深静,晚菊甘寂寞。
寒姿晓更鲜,芳气初不索。
譬彼幽闲女,静饰保纤弱。
又如耿介士,逸志卑燕雀。
无心竞纷华,何处生陨穫。
知君深悟此,高歌写真乐。
悠然脱尘鞅,寸田本恢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