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愁绪和对远方所托的思念。"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心中的忧伤比作难以开放的花朵,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沉重感受。
"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则是借助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碧云之中断续的鸿鹄影迹,以及秋天凋零的红叶,都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常。
"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一句,通过对边塞音信的渴望和道路上车马行驶时扬起的尘土,形象地表达了与远方亲人之间联系的断绝和无奈。
最后,"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则是诗人对功业成就的渴望,以及即便身处 辽东、精疲力竭也不愿意返回的坚决态度。这里的“凌烟阁”可能象征着某种高远的目标或者精神寄托,显示了诗人不甘心中的挣扎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更有对未来目标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