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琴》
《听琴》全文
宋 / 吕本中   形式: 古风

君不见龙门之下百尺桐,漂霰飞雪愁寒空。

何年班尔落君手,小窗伴坐歌南风。

恍然如著山岩里,不知身在尘埃中。

初闻平野飞鸿鹄,欻听金盘起珠玉。

绕坛古树郁嵯峨,六月吹霜作寒绿。

折杨黄华不须道,别鹤离鸾尚堪续。

君不见开元天子醉西都,音声十院留欢娱。

当时临轩奏此曲,径须解秽烦花奴。

乃知恬淡世莫识,无弦之趣何时无。

归家愁厌筝笛耳,此声一听还已矣。

会须流水访钟期,试向炉中觅焦尾。

(0)
鉴赏

这首诗《听琴》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琴时的场景与感受。

首句“君不见龙门之下百尺桐”,以龙门下的百尺桐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氛围。接着,“漂霰飞雪愁寒空”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寒冷景象,与前句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随后,“何年班尔落君手”引出主题——琴,表达了琴的珍贵与偶然得之的惊喜。

“小窗伴坐歌南风”描绘了听琴的场景,小窗边,与琴相伴,仿佛能听到南风的轻吟。接下来,“恍然如著山岩里,不知身在尘埃中”则通过听琴的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山岩之中,远离尘嚣,达到了心灵的净化。

“初闻平野飞鸿鹄,欻听金盘起珠玉”运用比喻手法,将琴声比作飞鸿鹄的翱翔和金盘中滚动的珠玉,形象地展现了琴声的美妙与丰富。接着,“绕坛古树郁嵯峨,六月吹霜作寒绿”进一步渲染了听琴环境的幽静与神秘,仿佛在古树环绕的坛上,六月也能感受到霜的寒意。

“折杨黄华不须道,别鹤离鸾尚堪续”通过折杨黄华与别鹤离鸾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君不见开元天子醉西都,音声十院留欢娱”引用历史典故,将听琴的体验与古代帝王的享乐进行对比,强调了音乐带来的超越时空的快乐。

“当时临轩奏此曲,径须解秽烦花奴”描述了古代宫廷中演奏此曲的情景,以及音乐对于消除烦恼的作用。“乃知恬淡世莫识,无弦之趣何时无”表达了对音乐艺术深邃内涵的理解,以及对音乐无处不在的感慨。“归家愁厌筝笛耳,此声一听还已矣”表达了对传统乐器的厌倦,以及对新发现的音乐的喜爱。“会须流水访钟期,试向炉中觅焦尾”则是对知音的渴望,希望找到能理解自己音乐情感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听琴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与对心灵的触动,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自然、人性等多方面的思考。

作者介绍
吕本中

吕本中
朝代:宋   字:居仁   籍贯:寿州   生辰:1084- 1145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猜你喜欢

次韵郭祥卿雪霁见怀

雪岭留初日,高斋照眼明。

禽声交晓树,马迹上春城。

有客怀幽赏,题诗问友生。

青鞋得来往,更待数朝晴。

(0)

自述

总角希闻道,残生乃付诗。

未曾前辈识,敢辱近人知。

飘泊身馀健,萧閒鬓欲衰。

一帘书四壁,寒日在清池。

(0)

题宣和双蟹图卷

讲馀机暇谏书空,艮岳江湖入眼中。

郭索能令天一笑,画图何必面春风。

(0)

送李端卿之邺台

僮马戒晨装,新霜木叶黄。

嗟余无壮节,送子惨离肠。

林虑荒秋色,清漳下夕阳。

遥知一尊酒,吊古邺城傍。

(0)

秀州东郭舟中

自在眠沙鸟,参差入郭舟。

山林吾计拙,天地此身浮。

晓气成云住,晴波杂雾流。

揽衣疑厚薄,十月暖如秋。

(0)

维故人别墅

门径无尘有绿苔,东风落日旧曾来。

白头道者今何在,一树樱桃花自开。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