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谶·其十九》
《谶·其十九》全文
南北朝 / 菩提达摩   形式: 古风

寄公席帽权时脱,蚊子之虫惭小形。

东海象归披右服,二处蒙恩总不轻。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禅宗祖师菩提达摩所作的《谶》系列之一,名为“其十九”。在诗中,达摩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佛法深邃理解与修行的感悟。

“寄公席帽权时脱”,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将“公席帽”比作某种外在的束缚或身份象征,暗示在特定情境下,人们可能会暂时卸下这些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真实。这里的“权时脱”强调了这种解脱是暂时的,或是为了某个目的而为之,而非彻底的、永久的解脱。

“蚊子之虫惭小形”,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蚊子作为微小的生物,常被忽视,但在这里,它却因为自己的小形而感到惭愧。这可能是在暗示,即使在世俗眼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个体,也拥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应因表面的渺小而自我贬低。同时,这也可能是对修行者的一种提醒,即不应因自身地位、能力的有限而感到自卑,而应珍惜并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

“东海象归披右服”,这一句中的“东海象”可能象征着某种智慧或力量的源泉,而“披右服”则可能指穿上某种象征权力或地位的服饰。整体来看,这一句似乎在表达,通过深入探索内心(如象归东海),最终能够获得内在的力量和智慧,并将其外显为某种形式的成就或地位。这里强调的是,真正的力量和智慧并非外在的装饰或地位所能代表,而是内在修行的结果。

“二处蒙恩总不轻”,最后两句总结了前文的思考,强调无论是在世俗的权力地位上,还是在精神的修行上,得到的恩赐或成就都是不轻视的。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肯定,也是对佛法智慧的推崇,即无论是在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隐喻和象征,探讨了个体在世俗与精神世界的定位、自我认知以及修行的意义,体现了禅宗思想中对内在自由与外在成就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菩提达摩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山馆夏夜

馆静夜沉沉,闲阶捉扇吟。

露光垂草尾,月影在花心。

云作三峰古,烟绵一壑深。

桃源未可往,桂树且招寻。

(0)

西樵山行作·其一

樵山正可樵,石路上岧峣。

复值观棋侣,同聆伐木谣。

云垂接羽盖,虹起蹑天桥。

自有淹留处,无烦折桂招。

(0)

四兄方池内新构水亭·其二

步入小桥去,方欣与俗暌。

亭高云作幔,池满水如圭。

鸟狎频移树,花浓不辨蹊。

宁知远尘事,不是学幽栖。

(0)

既渡滹沱劳徒御作

炎月征途苦,兼之岁复侵。

汉皇思麦饭,魏帝指梅林。

饥渴那能免,风沙转不禁。

息徒劳行役,因作旅人吟。

(0)

元夕与诸客宴集同用灯字

十千酬令节,三五会良朋。

暂假金吾夜,来看绮陌灯。

清歌人似玉,上客酒如渑。

何处多游骑,前门火树层。

(0)

再咏茄和董玄宰太史

名瓜不引蔓,囊粟未经陈。

虽共彤胡荐,何曾玉箸亲。

助羹餐不厌,抱瓮力常勤。

君问登盘实,应知学圃人。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