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淮山,离骚楚服,众香把臂来游。
江北江南,词心本谢閒鸥。
光尧圣藻砭泉石,换半规、夜壑藏舟。
管兴亡、满地青芜,犹锁春愁。芳洲。
百卉今何在,问酒边香草,蕙掩兰羞。
橘颂重翻,三闾遗恨高邱。
饶君戚畹能滋树,共沁园、废绿荒秋。
剩无情、黄鸟披绵,啁哳江楼。
招隐淮山,离骚楚服,众香把臂来游。
江北江南,词心本谢閒鸥。
光尧圣藻砭泉石,换半规、夜壑藏舟。
管兴亡、满地青芜,犹锁春愁。芳洲。
百卉今何在,问酒边香草,蕙掩兰羞。
橘颂重翻,三闾遗恨高邱。
饶君戚畹能滋树,共沁园、废绿荒秋。
剩无情、黄鸟披绵,啁哳江楼。
这首词以"招隐淮山,离骚楚服"开篇,融入了楚辞的元素,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词人将自己比作闲游的鸥鸟,表达了对江南江北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内心的宁静。他赞美了光尧(唐太宗)的文采如同泉水石上之砥砺,夜晚的淮河仿佛藏舟的深渊。
接着,词人感叹历史的兴衰变迁,满地的青草似乎还锁着春日的哀愁。在芬芳的芳洲上,诗人询问昔日的花卉如今何处,借酒边的香草和蕙兰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他对屈原的敬仰和对三闾大夫遗恨的感慨,流露出对高尚品格的崇敬和对世事沧桑的深沉思考。
最后,词人提到戚畹(贵族园林)虽能滋养花草,但沁园(汉代皇家园林)的废绿荒秋景象,让人感到无尽的凄凉。黄鸟的鸣叫在江楼上回荡,更增添了词中的寂寥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历史、感慨人事变迁的抒怀之作,情感深沉,意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