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西游何时还,暂寄渔蓑水石间。
又恐风吹江日残,扁舟打落芦花湾,教儿且筑大云山。
衡山西游何时还,暂寄渔蓑水石间。
又恐风吹江日残,扁舟打落芦花湾,教儿且筑大云山。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偶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略带忧虑的山水画面。首句“衡山西游何时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游历的无尽思念,暗示了他对归期的不确定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接下来,“暂寄渔蓑水石间”展现了诗人暂时放下尘世烦恼,寄情于渔夫生活,享受山水之间的宁静与自由。
“又恐风吹江日残”则流露出一丝担忧,担心时光匆匆,美景易逝,如同江上的日光被风吹散。诗人乘着小舟,“扁舟打落芦花湾”,在芦花飘飞的江湾中穿行,进一步沉浸于自然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最后两句“教儿且筑大云山”,诗人似乎在想象或期待与家人共享这份宁静,让孩子一同建造理想的居所——大云山,寓意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家庭和谐的心境。
蓬莱突兀无遮护,铁壁银山无入处。
有时关棙一时开,放出毒蛇当大路。
参禅人,早回顾,莫待临时生怕怖。
荆棘林中暗坐时,百尺竿头须进步。
三十三人老古锥,象转龙蟠曾指注。
休指注,成露布。蚊子上铁牛,无你下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