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吊邹汝愚谪石城·其一》
《吊邹汝愚谪石城·其一》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少年为意尽峥嵘,谪死天涯二十春。

旧雨不留花县榻,秋风还闪石城旌。

儿啼母绝家何处,水宿山居路几程。

人事每将天不定,文章何用博虚名。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吊邹汝愚谪石城(其一)》描绘了一位年轻才子在仕途挫折中的坎坷命运。诗中,"少年为意尽峥嵘"表达了主人公年少时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形象。然而,"谪死天涯二十春"揭示了他遭受贬谪,流放到偏远之地度过漫长的二十个春秋的不幸遭遇。

"旧雨不留花县榻"暗示了他在被贬之地不受重用,连简单的住所都不留给他。"秋风还闪石城旌"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秋风中的旗帜飘摇,象征着他的境遇动荡不安。

"儿啼母绝家何处"描绘了家庭的破碎,孩子啼哭,母亲离世,不知家在何方,画面悲凉。"水宿山居路几程"则写出他艰辛的旅途,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人事每将天不定,文章何用博虚名"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名利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多舛的感慨,认为即使文章再好,也无法改变现实的不公,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友人邹汝愚遭遇的同情与共鸣。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潮州八景诗·其四凤台时雨

凤城郊外耸层台,时雨霏霏渡水来。

云锁湘桥疑海市,烟迷笔岭忆蓬莱。

一天银竹侵朱槛,八面檐花点碧苔。

霁后山川多景色,老鸦洲上好徘徊。

(0)

浣溪纱·其十七

别后含凄向晓风。秦声楚调怨无穷。

此时离恨与君同。

半夜雨声三月尽,百年生计一舟中。

凄凄游子若飘蓬。

(0)

为庄思缄题秋窗述旧图·其二

少小食浮誉,愚生本孤根。

规范仕学在,缘起文章论。

驱饥相劳苦,积疢时过存。

骎骎岁月迈,历历言笑温。

有身戴履中,永怀师友恩。

求益寡所合,黾勉古义敦。

(0)

上峡

连山筑长围,众水含积怒。

无地恣披猖,勉强循轨度。

纡折千百回,其意在东注。

砉然门户开,并力尽一赴。

万马横空来,惊愤不反顾。

我舟当其冲,逆进相触忤。

百夫贯一缆,累时拔寸步。

倒掷脱不虞,此身竟安付。

昨有估客船,咋指惊一误。

木石相冲撞,破碎等瓜瓠。

崖畔余柿存,不忍目重驻。

吁嗟造物意,设险独何故。

夕泊江之涯,惊定有余怖。

月黑鸺鹠鸣,悲风振岩树。

远闻洪涛声,前滩尚无数。

(0)

过故人庄

山村行处好,偶过故人庄。

秋竹烟笼色,寒花露浥香。

一鸡鸣矮屋,双鹭落横塘。

留饮忘归去,陶然入醉乡。

(0)

别母

老母三年病,儿仍千里行。

秋风吹地冷,山月照霜明。

未别先下泪,问归难应声。

厨头有新妇,数可问藜羹。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