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村临晚水,小屋背秋城。
有径无人过,阴虫白昼鸣。
谷欹苗叶曲,果拽树枝横。
朴朴风淳古,庞眉笑出迎。
孤村临晚水,小屋背秋城。
有径无人过,阴虫白昼鸣。
谷欹苗叶曲,果拽树枝横。
朴朴风淳古,庞眉笑出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首句“孤村临晚水”,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夕阳西下,孤零零的村庄坐落在缓缓流淌的水面旁,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小屋背秋城”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感,小屋背对着远处的城市,仿佛与外界隔绝,只有秋日的凉意陪伴。
“有径无人过,阴虫白昼鸣”两句,通过“无人过”的路和“白昼鸣”的昆虫,强调了村庄的寂静与荒凉。白天仍有昆虫在鸣叫,反衬出人烟稀少,生活气息的缺乏。
“谷欹苗叶曲,果拽树枝横”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谷地倾斜,苗叶弯曲,果实拉扯着树枝,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土地的贫瘠和收成的不易。
最后,“朴朴风淳古,庞眉笑出迎”两句,以朴素的风俗和老人的笑容收尾,虽然环境艰苦,但人们依然保持着淳朴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心态,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乡村生活状态的反思。
神人藏舟半天里,绝壑谽谺露舟尾。
铮然有物堕中宵,八觚棱嶒长尺只。
野僧拾之归张公,化为夭矫苍精龙。
不知何世何年掞奇气,剸犀断虎一旦生神通,魑魅却走妖邪空。
张公佩到蓬莱殿,天上群仙惊未见。
青丝缑悬白玉环,当昼孤光摇冷电。
为君淬厉向盘根,纵有青萍何足羡。
他年辞荣归浙山,莫行金华赤松间。
精灵感会霹雳便,恐飞去无时还。
腊月廿八日,风起东南方。
岁行在丁丑,气候异寻常。
和煦过于春,入夜风怒狂。
廿九日禺中,螮蝀粲龙章。
或雨而或晴,至晚天昧茫。
隐隐雷发声,烨烨电流光。
狂风转西北,彻夜吐寒铓。
除夕犹未息,地冻万木僵。
正旦兴启扃,雪积二寸强。
三冬未曾觌,对之神肃爽。
九朝方是春,亦可纪嘉祥。
老农乃见谓,夏秋旱相望。
二日三日来,风力转披猖。
四日值壬子,晴朗开孟阳。
尝读通政经,冬雷未为臧。
十旬要阴晦,民庶有菑殃。
载忆变异录,尤觉热中肠。
禾稼不稔熟,丧亡起饥荒。华亭连二?,旱涝苦莫当。
口食不暇给,奔走营馈饟。
上帝必闵念,尔农勿忧惶。
雨风顺以调,万姓保安康。
《戊寅正月四日纪实》【元·陶宗仪】腊月廿八日,风起东南方。岁行在丁丑,气候异寻常。和煦过于春,入夜风怒狂。廿九日禺中,螮蝀粲龙章。或雨而或晴,至晚天昧茫。隐隐雷发声,烨烨电流光。狂风转西北,彻夜吐寒铓。除夕犹未息,地冻万木僵。正旦兴启扃,雪积二寸强。三冬未曾觌,对之神肃爽。九朝方是春,亦可纪嘉祥。老农乃见谓,夏秋旱相望。二日三日来,风力转披猖。四日值壬子,晴朗开孟阳。尝读通政经,冬雷未为臧。十旬要阴晦,民庶有菑殃。载忆变异录,尤觉热中肠。禾稼不稔熟,丧亡起饥荒。华亭连二?,旱涝苦莫当。口食不暇给,奔走营馈饟。上帝必闵念,尔农勿忧惶。雨风顺以调,万姓保安康。
https://shici.929r.com/shici/hQen5WwMf.html
高空生夕凉,秋意入河汉。
驰云若奔驷,明月隐复见。
天机感众物,夜色掞深院。
鸣叶响萧飕,吟虫发清怨。
追思童稚日,膏火事黄卷。
抚迹今已非,虑深志亦倦。
颓波惜迁运,往节阅惊电。
浩浩古人心,庶于静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