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槌恨不投淮流,复传侯挚能狡谋。
西州卧龙出长算,朝汎清洛暮营丘。
禹迹芒芒草莱远,实边正在耕耘满。
中庭雅歌自有节,岂效淫声催煞滚。
北平渐车淖不通,白檀可越时未同。
待公刻就燕然颂,我亦严驾期无终。
鼓槌恨不投淮流,复传侯挚能狡谋。
西州卧龙出长算,朝汎清洛暮营丘。
禹迹芒芒草莱远,实边正在耕耘满。
中庭雅歌自有节,岂效淫声催煞滚。
北平渐车淖不通,白檀可越时未同。
待公刻就燕然颂,我亦严驾期无终。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担忧,同时也流露出个人抱负未遂的无奈情绪。
“鼓槌恨不投淮流”表达了诗人想要像古代贤臣那样直言时弊,但又感到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施展的遗憾。接着,“复传侯挚能狡谋”则是在感叹古代忠良之士能够以智谋辅佐君主,形成鲜明对比。
“西州卧龙出长算”暗示了诗人对西边疆土战略的关注和思考,而“朝汎清洛暮营丘”则描绘了一日之内从清晨到黄昏,不断奔波于国事之间的忙碌景象。
“禹迹芒芒草莱远,实边正在耕耘满”通过对古代圣君禹的足迹和边塞农耕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于国之大计的关心,以及对边疆安宁的期望。
“中庭雅歌自有节,岂效淫声催煞滚”表明诗人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不随波逐流,而是遵循内心的节操和标准。
“北平渐车淖不通,白檀可越时未同”则是在描绘一幅难以行进的艰难道路图景,可能象征着个人前途的阻碍和困顿。
最后,“待公刻就燕然颂,我亦严驾期无终”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期待,同时也反映出个人的抱负和追求尚未实现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