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晤既匪易,佳节亦复过。
今夕非昨夕,光景忽已多。
霏霏失玄雾,滟滟增金波。
昔眄犹室隅,兹升眇庭柯。
当扉万象启,侧户三星罗。
萧爽候愈寂,沈冥夜如何。
兴言悦至赏,眷此成清歌。
良晤既匪易,佳节亦复过。
今夕非昨夕,光景忽已多。
霏霏失玄雾,滟滟增金波。
昔眄犹室隅,兹升眇庭柯。
当扉万象启,侧户三星罗。
萧爽候愈寂,沈冥夜如何。
兴言悦至赏,眷此成清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月夜的独特感悟与情感流露。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景色的变化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首句“良晤既匪易,佳节亦复过”表达了相聚不易,美好时光转瞬即逝的感慨。接着,“今夕非昨夕,光景忽已多”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今晚与往日不同,时光匆匆。
“霏霏失玄雾,滟滟增金波”描绘了月夜云雾散去,水面泛起金色波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昔眄犹室隅,兹升眇庭柯”则通过对比,表现了从室内到室外,从低处到高处的视角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升华。
“当扉万象启,侧户三星罗”进一步描绘了月夜的开阔景象,门户敞开,万物皆现,侧门边则有三颗星星点缀,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诗意。“萧爽候愈寂,沈冥夜如何”则通过环境的静谧与夜晚的深沉,营造了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意境。
最后,“兴言悦至赏,眷此成清歌”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与赞美,通过歌唱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与感慨。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体验。
轻云暮卷,望澄空如水,千里一碧。
菱镜冰悬,桂轮玉碾,喜见中原秋色。
老蟾炯炯无翳,阅尽尘寰今昔。
堪恨处,度霓裳曾到,长生宫阙。坐客。休叹息。
看此清光,天岂限南北。
便好乘风,为持玉斧,修取山河如一。
西湖旧时花草,会遣孀娥重识。
从今去,举太平玩事,长如今夕。
一种孤荄,四出清芬,半秋始花。
只些儿肌骨,才逾一芥,许多韵度,迥压群葩。
得雨相催,随风所到,较七里山樊尤远些。
纷纷辈,笑渠侬桃李,徒竞春华。试容老子婆娑。
恍身在广寒仙子家。
任殷勤唤酒,恣从君赏,徘徊待月,剩向人夸。
我有家林,旧栽岩壑,得归去相延方是佳。
姑先约,拼共横船玉,教堕巾纱。
怅浮生、俯仰迹成空,依然此江山。
对秋容如画,天长雁度,水阔鸥闲。
追游未甘老态,凭酒借红颜。
归骑斜阳外,柳老荷残。
幸对黄花时节,喜宾朋晤语,烽火平安。
仅风巾一笑,名尚满人寰。
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
姑聊尔,招呼楚调,慰藉南冠。
五年安出处,斯道系污隆。
血指笑馀子,头颅老此公。
屋梁悬落月,花卉带香风。
生气镇长在,大江流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