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东》
《一东》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阴阳凝散碧烟中,飘落何劳问异同。

飞絮随风空自白,寒炉终夜为谁红。

深山拥被怜东郭,野店凭鞍笑谢公。

冻杀亦饶清气在,人间天上一无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阴阳变化与和谐共存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与深邃。首联“阴阳凝散碧烟中,飘落何劳问异同”以“阴阳”象征自然界中的对立统一,碧烟则代表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融合,暗示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自然界的规律始终如一,无需过分追问其间的差异与相同之处。

颔联“飞絮随风空自白,寒炉终夜为谁红”运用对比手法,将飘扬的雪花与夜晚的炉火相对比,雪花虽白却随风而逝,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而炉火虽红却无人欣赏,寓意世事的冷暖与人心的孤独。这两句诗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颈联“深山拥被怜东郭,野店凭鞍笑谢公”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深山之中,有人拥被取暖,仿佛是对东郭先生的怜悯与关怀;野店之中,有人骑马而过,或许是对谢公的轻笑与戏谑。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和谐。

尾联“冻杀亦饶清气在,人间天上一无穷”总结全诗主旨,即使在严寒中,自然界依然保持着清新的气息,这股清气不仅存在于人间,也弥漫于天际,寓意着无论环境如何恶劣,生命之树依然坚韧不拔,充满生机。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悼楚石和尚诗·其三

匡床谈笑坐跏趺,遗偈亲书若贯珠。

木马夜鸣端的别,西方日出古今无。

分身何啻居天界,弘法毋忘在帝都。

白发弟兄空老大,刹竿倒却要人扶。

(0)

春日花下听弹琵琶效醉翁体

仆本南海人,暂为北京客。

朝游金张园,暮宿许史宅。

二月春风吹百花,朱朱粉粉相钩加。

银鞍绣勒少年子,对花下马弹琵琶。

大弦掩抑花始开,花重坠枝枝更斜。

小弦变作花烂熳,雨点骤打烟浓遮。

鹧鹄从何来,远在天之涯。

钩畾格磔忽惊起,不知飞在谁人家。

又闻黄鹂声睍睆,如断复续续复断。

布指似嫌宫调缓,别写群雁鸣霜暖。

蒹葭浦深风萧骚,一只两只飞渐高。

天长地远望不见,使我回首心烦劳。

我谓少年弹且止,钱塘去国三千里。

每到春来花最多,鹧鸪能舞黄鹂歌。

去年随雁同沙漠,听此琵琶殊不乐。

少年笑我君太痴,人生行乐须其时。

此中正自有佳处,但畏闲愁缠绕之。

(0)

题画

积雨平原烟树重,翠厓千丈削芙蓉。

招提更在秋云外,只许行人听晓钟。

(0)

题雪竹双禽图·其二

翠竹寒消雪未收,双栖梦醒更何求。

君王六合皆灵囿,饮啄飞翔得自由。

(0)

感怀四首·其一

弹指光阴廿五年,男儿奚必受人怜。

壮心夙具凌云志,生计谁谋负郭田。

拔剑有悲还斫地,闭门无事只谈天。

传书未脱床头稿,且语羲和漫着鞭。

(0)

春日偕徐萼楼登覆酒山

踟躅登高望,春光处处同。

松连山径绿,花出杏村红。

古跸浮云外,新莺细雨中。

随君同缓步,何必太匆匆。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