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其二》
《挽大资节使史国公·其二》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早袖经纶手,传之柱石材。

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

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

百年流泽远,衮衮几公台。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挽大资节使史国公(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李曾伯对史国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早袖经纶手”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拾起衣袖,手持缰绳,准备出行的情景。这里的“经纶手”指的是驾驭马匹的手,这是一个充满力量和掌控感的画面。

紧接着,“传之柱石材”则透露出诗人将这份力量与坚定传递给坚固不移的物象——柱石。这两句共同构建了一种坚毅不屈、力挽千钧的情绪。

“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转折。诗人似乎在表明,即便是无心之举,也会遇上那些孤独的荆棘,而有德行的人则能将美德传递给后世,就如同三株槐树般坚韧生长。

“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一句,通过对鼎(古代炊煮食物的器具)和楹(门框)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到安宁之地的情景。这里的“五鼎方身飨”象征着某种完美无瑕,而“两楹俄梦回”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可能在梦中回到了一个平静的时空。

最后,“百年流泽远,衮衮几公台”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的流传与记忆的深切感慨。这里“百年流泽远”意味着美好的德行和事迹能够流传千古,而“衮衮几公台”则是对那些高贵品格之人的赞颂,宛如星辰点点,永恒闪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史国公不仅有敬意,更有深切怀念的情愫。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次韵静翁雪中见过三首·其二

故国飘零万事乖,十年不见雪中阶。

要令幽子安圭窦,少待凶酋脱藁街。

援笔何由赋梁苑,闭门只合老苍崖。

君来看我煨黄独,自采春山带叶柴。

(0)

池口观楼船

湘水妖氛静,楼船尽日横。

风涛心自恐,舟楫眼初惊。

伏莽膏金钺,将军驾木城。

太平无此物,指日望销兵。

(0)

齐山有岩穴宛转山间秀色可喜号小九华

衰容迫迟暮,驱车厌行役。

路逢玉孱颜,庶用慰愁寂。

谁知九凤群,夐与秋水隔。

落日自凄迷,转盼失虚碧。

幸兹登临间,会遇晚乃获。

玲珑八九峰,模写在寻尺。

郁云开层巅,飞瀑挂苍壁。

凛然削寒玉,秀色粲可摘。

缅怀融结初,岌嶪自开辟。

悬知孤客恨,为了爱山癖。

聊将小岩峦,入我寻山屐。

何时解尘鞿,卜筑在泉石。

遂当挹诸峰,罗列归几席。

(0)

徐使君新作采菊亭

使君占吏师,老手便治剧。

论功饮无何,课最上殊绩。

人言神爵中,有此二千石。

拥麾几何时,千里静森戟。

遂移佳菊苗,步着东篱屐。

南山忽当眼,净几分晚碧。

黄花行欲开,吹帽尽佳客。

丰年公事少,闲日颇自适。

便恐趣公归,翱翔步丹极。

晓枕梦催班,朦胧想山色。

(0)

题米元章祠堂

绣溪遗迹巳茫茫,父老时能说漫郎。

苍碣尚馀唐翰墨,古祠犹是晋衣裳。

旌旗还向江湖老,檐庑空悲草木长。

我亦敢持寒具手,为公来炷影前香。

(0)

送元素

重来樽酒定何时,藜杖同谁把一枝。

雅量久知吞梦泽,高飞犹恨隔天池。

凌烟事业归骠骑,乐府歌行付总持。

自载笔床茶灶去,喜君风味似天随。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