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岩萧太傅,謇謇郑尚书。
可惜流光晚,翻无急诏除。
交情梅蕊尽,哀意柳芽疏。
只有安江满,长涵夜月虚。
岩岩萧太傅,謇謇郑尚书。
可惜流光晚,翻无急诏除。
交情梅蕊尽,哀意柳芽疏。
只有安江满,长涵夜月虚。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叶适的作品,属于挽词体裁,即为逝者而作,以寄托哀思。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借助古人故事,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
“岩岩萧太傅”一句,用来形容太傅的风度仪态,甚是庄重。紧接着,“謇謇郑尚书”则描绘出郑尚书的谨慎和稳重,两位都是古代忠诚可靠的人物形象。在这里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逝者品德高尚的一种怀念。
“可惜流光晚,翻无急诏除”表达了时间易逝而又难以挽留的哀愁。古代帝王颁布紧急诏令时往往是为了召回远出的人物,这里用“翻无急诏除”来比喻诗人对于逝者的思念,无论如何也无法将其召回到现实中。
“交情梅蕊尽,哀意柳芽疏”通过梅花和柳树的早春景象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梅蕊代表着纯洁高雅,而柳芽则是生机勃勃,尽管如此,诗人还是感受到了一种交织的情愫和哀伤,这些自然物象都显得孤单而疏落。
“只有安江满,长涵夜月虚”这两句以江水的流动和月光的清辉作为背景,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思念。尽管外界还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事物,但在诗人的情感世界里,却只有那份对于逝者的思念是最为真实和持久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古代忠诚人物的引用,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怀旧之情。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逝者的深深不舍以及无尽的留恋。这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缅怀,也是诗人个人情感世界中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
金陵往事已成虚,江水清清只见鱼。
遗庙空存元帝像,故家多有二王书。
秋风出塞调生马,夜月吟淮跨蹇驴。
借问新亭诸老泪,而今烟景复何如。
歌音凄怨。是几度诉春,春都不管。
感绿惊红,颦烟啼月,长是为春消黯。
玉骨瘦无一把,粉泪愁多千点。
可怜损,任尘侵粉蠹,舞裙歌扇。转盼。尘梦断。
峡里云归,空想春风面。
燕子楼空,玉台妆冷,湖外翠峰眉浅。
绮陌断魂名在,宝箧返魂香远。
此情苦,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
下明光,违宣曲,上扬州。玉帐暖、十万貔貅。
梅花照雪,月随歌吹到江头。
牙樯锦缆,听雁声、夜宿瓜州。
南山客,东山妓,蒲萄酒,鹔鹴裘。占何逊、杜牧风流。
琼花红叶,做珠帘、十里遨头。
竹西歌吹,理新曲、人在春楼。
洞庭潇湘白雪中,中有云气随飞龙。
渔父天寒网罟冻,山木尽亚洪涛风。
渔翁暝踏孤舟立,沧浪水深青冥阔。
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