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音凄怨。是几度诉春,春都不管。
感绿惊红,颦烟啼月,长是为春消黯。
玉骨瘦无一把,粉泪愁多千点。
可怜损,任尘侵粉蠹,舞裙歌扇。转盼。尘梦断。
峡里云归,空想春风面。
燕子楼空,玉台妆冷,湖外翠峰眉浅。
绮陌断魂名在,宝箧返魂香远。
此情苦,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
歌音凄怨。是几度诉春,春都不管。
感绿惊红,颦烟啼月,长是为春消黯。
玉骨瘦无一把,粉泪愁多千点。
可怜损,任尘侵粉蠹,舞裙歌扇。转盼。尘梦断。
峡里云归,空想春风面。
燕子楼空,玉台妆冷,湖外翠峰眉浅。
绮陌断魂名在,宝箧返魂香远。
此情苦,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
这首宋词《喜迁莺·其一》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歌者的悲凉境遇和对春光的深深眷恋。"歌音凄怨"开篇,传达出歌声中的哀愁,仿佛在反复倾诉春天的美好,然而春光却无情地离去。"感绿惊红,颦烟啼月",通过描绘绿叶红花、轻烟皓月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春色的消逝和歌者的哀伤。
"玉骨瘦无一把,粉泪愁多千点",运用比喻,写出歌者因思念而憔悴,泪水如雨点般落下,表达了深深的忧郁和无奈。"可怜损,任尘侵粉蠹,舞裙歌扇",表达了歌者身世飘零,昔日繁华不再,只剩下尘埃中的舞裙歌扇,令人感叹。
下片转向回忆与想象,"尘梦断"暗示了现实的破碎,"峡里云归,空想春风面"描绘了歌者对往昔春风满面的歌喉的怀念。"燕子楼空,玉台妆冷"借燕子楼和妆台的荒凉,象征歌者的孤独和心境的冷寂。"湖外翠峰眉浅"则以山水之景衬托歌者的愁绪。
最后,词人以"绮陌断魂名在,宝箧返魂香远"表达对歌者永恒的哀思,"此情苦"直抒胸臆,"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则是对重逢的期盼,但又深知此情难再,流露出深深的惋惜和哀愁。整首词情感深沉,词境凄美,展现了作者高观国对西湖歌者的深切同情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寒日照疏林,北风何冽冽。
河梁一分手,即为万里别。
去去把征衣,遥遥望车辙。
君行何当还,令我中抱热。
玄冬繁冰霜,江河迥且长。
居常同室欢,奄忽隔两乡。
辰参东西驰,日月互相望。
但嗟行者远,谁怜居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