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立危亭,风惨淡、斜阳满目。
望渺渺、湘江一派,楚山千簇。
芳草连云迷远树,断霞散绮飞孤鹜。
感骚人、赋客向来词,愁如束。嗟远宦、甘微粟。
惊世事,伤浮俗。且经营一醉,未怀荣辱。
君不见、渊明归去后,一觞自泛东篱菊。
仰高风、寂寞奠生刍,人如玉。
小立危亭,风惨淡、斜阳满目。
望渺渺、湘江一派,楚山千簇。
芳草连云迷远树,断霞散绮飞孤鹜。
感骚人、赋客向来词,愁如束。嗟远宦、甘微粟。
惊世事,伤浮俗。且经营一醉,未怀荣辱。
君不见、渊明归去后,一觞自泛东篱菊。
仰高风、寂寞奠生刍,人如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胜已的《满江红·其三》,其中融入了浓郁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开篇“小立危亭,风惨淡、斜阳满目”描绘了一幅秋末萧瑟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处,望着那渺渺的湘江水面,以及连绵不绝的楚山,心中充满了感慨。接着“芳草连云迷远树,断霞散绮飞孤鹜”细腻地描写了景色与情感的交融,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萧瑟与寂寞。
在下片,“感骚人、赋客向来词,愁如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怀念,以及自己漂泊异乡时的忧愁。而“嗟远宦、甘微粟。惊世事,伤浮俗”则是对仕途之艰辛和世态炎凉的感慨。
最后,“且经营一醉,未怀荣辱。君不见、渊明归去后,一觞自泛东篱菊。仰高风、寂寞奠生刍,人如玉”中诗人通过借酒浇愁来暂时忘却世间的荣辱,同时提到“渊明”(指晋代的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清高脱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士人在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