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骑森森响铁衣,日上铜环四扇扉。
何妨指点银瓶索,直须倒著接篱归。
已邀明月三人共,更看红尘一骑飞。
何日渊明赋归去,晨光前路正熹微。
千骑森森响铁衣,日上铜环四扇扉。
何妨指点银瓶索,直须倒著接篱归。
已邀明月三人共,更看红尘一骑飞。
何日渊明赋归去,晨光前路正熹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千骑森森响铁衣”,以“千骑”展现壮观场面,通过“森森响铁衣”描绘出军队行进时铁甲碰撞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雄壮而肃穆的氛围。接着,“日上铜环四扇扉”一句,将视角转向了日常生活的场景,日光照耀在铜环上,四扇门扉缓缓开启,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
“何妨指点银瓶索,直须倒著接篱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无论是指点银瓶索还是倒著接篱归,都体现了对传统束缚的超越和对个性解放的渴望。接下来,“已邀明月三人共,更看红尘一骑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邀请明月与三友共享欢愉,同时又关注着远方一骑的动态,既有对当下快乐时光的珍惜,也对未来未知旅程的好奇与期待。
最后,“何日渊明赋归去,晨光前路正熹微”两句,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像陶渊明一样,在晨光熹微之时,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过上闲适自在的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归隐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