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颐默省旧林泉,石径茅堂到目前。
衰碧鸣蛩莎有露,浓阴歇鹿竹无烟。
水从井底通沧海,山在窗中倚远天。
何事苍髯不归去,燕昭台上一年年。
支颐默省旧林泉,石径茅堂到目前。
衰碧鸣蛩莎有露,浓阴歇鹿竹无烟。
水从井底通沧海,山在窗中倚远天。
何事苍髯不归去,燕昭台上一年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支颐默省旧林泉,石径茅堂到目前。" 这两句描写诗人静坐于古老的林中溪畔,目光所及之处,是蜿蜒曲折的石径通往茅草覆盖的小屋,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衰碧鸣蛩莎有露,浓阴歇鹿竹无烟。" 这两句则通过蝉鸣声和露珠的描绘,表达了秋季的氛围,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生长变化的观察,而“浓阴”、“无烟”的形象则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气息。
"水从井底通沧海,山在窗中倚远天。" 这两句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想象力,通过对水和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心中与自然合一的境界,以及内心深处对于广阔世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 "何事苍髯不归去,燕昭台上一年年。" 则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现实中的离别无动于衷,只是在时间的长河中,默数着岁月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情感,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孚先启元祀,缊豫肃郊禋。
澄魂愉靓宫,贬御抑尚珍。
沆瀣羞琼餐,兰荪靡文茵。
赫矣涣王丝,咨尔天邑臣。
受戒郁云会,祗诏灿星陈。
少宰职纠度,宗伯莅其勤。
秉德思无射,效衷虑自淳。
修服天阍侧,濯已咸池津。
禁闱穆玄轨,省署洽清芬。
斋心赞皇德,率以见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