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人走马,昨夜到京师。
绣户新夫妇,河梁生别离。
陇花开不艳,羌笛静犹悲。
惆怅良哉辅,铿锵立凤池。
五原人走马,昨夜到京师。
绣户新夫妇,河梁生别离。
陇花开不艳,羌笛静犹悲。
惆怅良哉辅,铿锵立凤池。
此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边塞风光与人生离别的画面,透露出诗人深沉的情感。
“五原人走马,昨夜到京师。” 这两句设定了时间和空间背景,从遥远的地方归来的行者在昨晚到达京城。这不仅展示了长途跋涉的艰辛,也为后文的情感波动埋下伏笔。
“绣户新夫妇,河梁生别离。” 这里的“绣户”象征着温馨与美好,而“新夫妇”则是生活的甜蜜开始。但这一切在“河梁”这个特殊地点被打破,“别离”的伤感油然而生。河梁作为古代常见的分离之地,此处增添了诗中的情感色彩。
“陇花开不艳,羌笛静犹悲。” “陇花”本应是美丽的景象,但在这里却“开不艳”,显示出一种由衷而发的情绪。伴随着的是“羌笛”的声音,“静”字渲染出了一种寂静与孤独,而“犹悲”则深化了整首诗的哀伤氛围。
“惆怅良哉辅,铿锵立凤池。” “惆怅良哉辅”表达了一种无尽的思念和不舍之情。最后,“铿锵立凤池”则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追求,但在此处也带有一丝悲凉,凸显了人生难以长久的宿命感。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边塞景象和人情世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
送客沙头落日催,遥看重阁更同来。
清尊与闷都倾尽,倦马和诗总勒回。
憔悴远游悲骑省,豪华前事记章台。
归时灯火参差晚,自脱征衣拂帽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