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其一文秀亭》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其一文秀亭》全文
唐 / 黄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乡名里号一朝新,乃觉台恩重万钧。

建水闽山无故事,长卿严助是前身。

清泉引入旁添润,嘉树移来别带春。

莫凭栏干剩留驻,内庭虚位待才臣。

(0)
注释
乡名里:指乡村或地方的名称。
号:称呼或名号。
一朝新:突然改变或更新。
台恩:皇帝的恩典。
重万钧:非常深厚,如同千钧重。
建水: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水之地。
闽山:地名,可能位于福建地区。
故事:历史事迹或传说。
前身:前代或前辈。
清泉:清澈的泉水。
旁添润:增添水分和滋养。
嘉树:美好的树木。
别带春:带来春天的气息。
莫凭:不要依靠。
栏干:栏杆。
剩留驻:长时间停留。
内庭:皇宫内部。
虚位:空缺的位置。
待才臣:等待有才能的大臣。
翻译
乡名里的称号一夜更新,顿感皇恩深重如千钧。
建水闽山没有过往事迹,扬名的长卿严助似是前身。
清澈泉水引入又增添滋润,佳木移植带来别样春意。
切勿长久倚靠栏杆停留,宫中空缺位置期待贤臣来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名为《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新任乡官的赞誉和期待。

“乡名里号一朝新,乃觉台恩重万钧。” 这两句表达了对新官上任带来的喜悦和官方恩惠深厚的感受。乡里的名称和里号在一夜之间焕然一新,这种改变让人感觉到来自上级的恩赐如同万斤重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建水闽山无故事,长卿严助是前身。” 这两句诗意在比喻。建水和闽山因无历史事件而显得平淡,但正如古代的贤臣长卿和严助,他们虽然不留名于世,却以其德行影响后人,成为前人的榜样。

“清泉引入旁添润,嘉树移来别带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美好的景象。清泉被引导进来,为周围的环境增添了生机;佳木移植过来,不仅带来了新的生长,更是把春天的气息带到了这里。

“莫凭栏干剩留驻,内庭虚位待才臣。” 最后两句诗则表达了一种期望。作者劝诫不要停留在已有的成就上,而应看到内廷中还有等待贤能之士来补充的位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历史的描写,表达了对新官的期待与赞美,同时也寓意着希望有才能的人才能够得到任用,为社会带来更大的变化。

作者介绍
黄滔

黄滔
朝代:唐   字:文江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生辰:840~911

黄滔(840~911),字文江,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你喜欢

延平刘郎中廷信所藏红梅三首·其二

莫种西湖浅水滨,水清花艳各伤神。

春光不与花相妒,花到开时却妒春。

(0)

后苑漫兴

佳气青葱绕苑墙,红泉紫岫胜云庄。

雕阑细草经春满,绮阁繁花入午香。

雨露生成随品类,鸢鱼飞跃自低昂。

閒亭久坐浑无事,静对琴书觉意长。

(0)

追和程春海先生橡茧十咏原韵·其三春放蚕

谁能妻不衣,谁能儿不哺。

都仰蚕腹钱,那避山中露。

得不辛苦得,即得神亦妒。

春山九十朝,报君以纨素。

(0)

秋夜投止

山当面立路疑穷,转过湾来四望通。

凉月满楼人在水,远烟著地树浮空。

熊罴之状乃奇石,鹳鹤有声如老翁。

清福此间殊不乏,可容招隐桂花丛。

(0)

卢少师象升

书生上马能杀贼,青龙冈巅箭中额。

刃又及鞍以手掣,进虓虎跳退兔脱。

贼谛视之公何物,白晰臞然膊独骨。

天雄移军东南行,赐尚方剑赐节钺。

是时大帅新车殁,营门绝粮闭三日。

慷慨洒泣继以血,有剿无堵或迎截。

歼其精骑七顶山,前阻汉江伏当设。

封疆夫岂一人事,郧抚湖抚坚不出。

转战功多反被揭,迁之朔方计良失。

从此秦楚蜀之交,杀贼者凶求贼吉。

主抚主款大辱国,天兵从天骑用铁。

卖卜瞽人事荧惑,赤发于颊经面折。

孤军夜战嵩水桥,鼓声已死阵云热。

监军坐拥关宁兵,距五十里遥邈秦越。

莽莽遗骸何处收,瘢痕刻划麻衣雪。

此吾公也众肃拜,验覈□迟敛逾月。

明主直与忠臣雠,安得明年国犹活。

家中望祭空招魂,魂归湄隐园之侧。

为读张公岳公传,英姿飒爽动毛发。

桃溪夜半月光寒,如见五明骥跃沙河阔。

(0)

方学士孝孺·其二

东市麻衣弟子从,一章诗就一身终。

知人不负姚恭靖,卖国偏饶李景隆。

正学无庐传蜀道,归宗有录采吴风。

秦淮河水凄迷绿,二女魂流血泪红。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