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杮岭写望三章·其三》
《杮岭写望三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四山白昼闻鞞钟,山将跨日天难空。

日轮走遁万厓底,光明去照冰蠵宫。

山头走云如乱蓬,我挥长麈当其中。

麈边拂落十万鸟,顾我衣带恬无风。

下上一气青濛濛,浩歌难发千灵矇。

径思赤手鞭烛龙,峰峦散作金芙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杮岭之上的壮观景象与内心感受。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

首句“四山白昼闻鞞钟”,以“鞞钟”象征山间传来的钟声,仿佛在白天也能听到远处山间的钟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山将跨日天难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山势高耸,似乎要与太阳相接,天空难以容纳其雄伟之势。

“日轮走遁万厓底,光明去照冰蠵宫”两句,通过“日轮”与“万厓底”的对比,展现了日光从山底照射而出,照亮了冰冻的宫殿,寓意着光明与希望穿透重重困难,给人以温暖与力量。

“山头走云如乱蓬,我挥长麈当其中”描绘了山巅云雾缭绕,如同乱蓬蓬的草丛,而诗人手持长麈(一种长柄的拂尘),置身其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在。

“麈边拂落十万鸟,顾我衣带恬无风”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动作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他轻轻一拂,便让成千上万的鸟儿飞散,而他的衣带却在风中平静地飘动,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下上一气青濛濛,浩歌难发千灵矇”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追求,即使是在上下起伏的山峦之间,也有一股清新之气弥漫,但心中的浩歌难以表达,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陷入了朦胧之中。

最后,“径思赤手鞭烛龙,峰峦散作金芙蓉”以“鞭烛龙”象征诗人渴望突破束缚,追求自由与光明的决心,而“峰峦散作金芙蓉”则是对这种追求结果的美好想象,预示着诗人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愿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挽曾纪泽联

前后卅五年,论两世推解恩情,称我心怀,当思图报;

纵横九万里,合四大部洲人众,如公父子,罔不知名。

(0)

挽张百熙联

廿年提挈倚东山,最难忘辽海余生,万里驰书索苏武;

去岁趋陪祝南极,恸从此竹林永诀,五云回首感阿咸。

(0)

挽郭嵩焘联

无才何敢附知音,念卅年来休戚相关,感激难忘君子德;

名世挺生繇运会,想千秋后声施聿者,景行长仰哲人征。

(0)

无题

岚气遥笼野;湖光远荡天。

(0)

挽彭玉麟联

正气塞乾坤,公真紫庑乘云去;

大名垂宇宙,我为苍生堕泪多。

(0)

脉翘

龙脉须研景纯学;鸡翘重注史游书。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