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雨馀春涧水争分,野雉双飞过古坟。
眼见人家住深坞,梅花绕屋不开门。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间清幽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雨馀春涧水争分”,以“争分”二字生动地展现了雨水过后,山涧水流湍急,竞相分流的动态画面,既表现了雨水的充沛,也暗示了山涧的幽静与生机。次句“野雉双飞过古坟”,通过“野雉”的飞翔,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还营造了一种悠远的历史感,古坟的存在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与眼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
第三句“眼见人家住深坞”,将视线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了更为细腻的生活场景,深坞中的民居隐匿于山林之间,与外界相对隔绝,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最后一句“梅花绕屋不开门”,以梅花环绕房屋,却无人开门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可能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后山间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
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阑。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抹幺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