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有感》
《元夕有感》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当涂连岁看烧灯,又见洪都烂满城。

紫陌人疑春欲晓,清宵天放月争明。

老逢好景知能几,暗数流年祇自惊。

亦拟樽前成一笑,吾衰无复旧心情。

(0)
翻译
在当涂度过多年元宵节,再次看到洪都城灯火通明。
街头巷尾的人们仿佛觉得春天将近黎明,深夜的天空中,月亮格外明亮。
老去的人遇到美景知道还能有几次,独自默默计算流逝的年华,只感到惊讶。
我也想在酒杯前开怀一笑,但衰老的我已没有往日的心情了。
注释
当涂:地名,指当涂县。
烧灯:元宵节时的点灯习俗。
洪都:古地名,今南昌。
烂满城:形容灯火辉煌。
紫陌:代指京城街道。
春欲晓:春天即将来临。
清宵:深夜。
月争明:月亮特别明亮。
老逢好景:老者遇到美好的景色。
流年:岁月。
祇自惊:独自感到惊讶。
樽前:酒杯前。
吾衰:我衰老。
旧心情:昔日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元宵节夜晚的景象,诗人通过对灯光和月亮的描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心境变化的感慨。

“当涂连岁看烧灯”一句,点明了时间的积累和重复,"洪都烂满城"则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氛围。接下来的"紫陌人疑春欲晓",通过人们对春夜长短的猜测,暗示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常感受。

“清宵天放月争明”则是景色描写,月亮与灯火相互辉映,增添了夜晚的明媚。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表面的繁华中,而是在"老逢好景知能几"一句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难以把握的深切感受。

接着,“暗数流年祇自惊”则是诗人对个人经历了多少年华的沉思,以及对于自己岁月蹉跎、无以为继的悲哀。"亦拟樽前成一笑",表达了诗人在美好景致面前的释然和超脱,而最后“吾衰无复旧心情”则透露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岁月带来的不仅是外貌的老去,更是内心情感的转变。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变化的深刻体验。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送识上人游金山寺

空半簇楼台,红尘安在哉。

山分江色破,潮带海声来。

烟景诸邻断,天光四望开。

疑师得仙去,白日上蓬莱。

(0)

和太傅邓公归游武当见寄

三提相印代天工,邓国归来耀本封。

此日神仙丁令鹤,几年霖雨武侯龙。

酬恩定得祠黄石,谈道须期会赤松。

莫虑故乡陵谷变,武当依旧碧重重。

(0)

镇阳残杏

镇阳二月春苦寒,东风力弱冰雪顽。

北潭跬步病不到,何暇骑马寻郊原。

雕丘新晴暖已动,砌下流水来潺潺。

但闻檐间鸟语变,不觉桃杏开已阑。

人生一世浪自苦,盛衰桃杏开落间。

西亭昨日偶独到,犹有一树当南轩。

残芳烂漫看更好,皓若春雪团枝繁。

无风已恐自零落,长条可爱不可攀。

犹堪携酒醉其下,谁肯伴我颓巾冠。

(0)

孤山雪中写望

片山兼水绕,晴雪复漫漫。

一径何人到,中林尽日看。

远分樵载重,斜压苇丛乾。

楼阁严城寺,疏钟动晚寒。

(0)

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

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

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

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

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

瞿塘不可上,秋梦长颠倒。

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

纵谈百代前,至竟非枯槁。

多为开口笑,明月生怀抱。

黄鹤有高楼,恍如事幽讨。

揽辔逢道州,听书下下考。

周南勿留滞,掇拾供史藁。

分手重酸辛,璠玙众所宝。

十日不得面,何为太草草。

(0)

自颂

有生必有灭,无庵无可说。

踢倒玉昆崙,夜半红日出。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