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谭嗣同的《潼关》,描绘了潼关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其雄浑的气势。首句"终古高云簇此城",形象地写出潼关城头常年被高云环绕,显示出其地理位置的险峻。接着"秋风吹散马蹄声",通过秋风的轻轻吹拂,将过往军队的马蹄声渐渐消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氛围。
后两句"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则是对潼关地理特点的进一步描绘。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腾,仿佛还嫌受到束缚,显示出其奔放不羁的气魄;而进入潼关的山脉则更加桀骜不驯,似乎要挣脱束缚,展现出一种山川的雄浑与不屈。这两句诗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精神的向往和对壮美河山的赞美,同时也暗含着对社会束缚的不满。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力度。
五气云龙下泰清,三天真客已功成。
人间回首山川小,天上凌云剑佩轻。
花拥石坛何寂寞,草平辙迹自分明。
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岩前鹤有声。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黄金瑞榜绛河隈,白玉仙舆紫禁来。
碧树青岑云外耸,朱楼画阁水中开。
龙舟下瞰鲛人室,羽节高临凤女台。
遽惜欢娱歌吹晚,挥戈更却曜灵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