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馀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城池的美丽景色和繁华气息。开篇“馀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两句,写出了城池的壮观和地理位置,其中“馀杭形胜”指的是城池的坚固与美丽,而“州傍青山县枕湖”则勾勒出一幅城邑依山傍水的画面。
接下来的“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两句,更进一步描写了城市周围的自然景观。荷花和松树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物,分别代表着高洁与坚韧,这里的数量“三十里”和“一千株”,则突出了这座城池四周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中间两句“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提到了两个具体的地标建筑——梦儿亭和教妓楼。这两处地点都有其历史文化的积淀,梦儿亭可能与历史上的某个故事或人物相关联,而教妓楼则是学习的地方,这里提及它们的名字,既是对地方文化的赞美,也是对知识传承的一种肯定。
最后两句“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年迈官员的同情。这里的“使君”指的是地方官员,“年太老”则意味着这位官员已经步入暮年,而“风光不称白髭须”则是说这份美好的景致与官员的白发不相称,即便有再多的繁华也抵不过时光带走的青春与活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不仅描绘了一个地方的自然风貌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抒发了对岁月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古典诗歌。
小山培塿沟中蛙,大山宛转行黄蛇。
风吹海雾曲尘起,山头红树红如霞。
东来明月无根蒂,我行忽至山人家。
山人好事喜客至,宾客满屋书满车。
眼中顿有玉人两,膝上文度鸣呕哑。
祝妇家倾伯伦酿,驱儿手煮卢仝茶。
弥明结喉石鼎句,祢生顿足渔阳挝。
原上脊令古兄弟,山中鸡犬秦桃花。
百年富贵谩称意,岁月衮衮春江波。
蹠颜夭寿不足惜,虫沙猿鹤令人嗟。
我起劝尔一杯酒,但持仁义终身多。
今夕何夕且乐饮,奈此明月青天何。
金台刺天一万丈,涌出海底开青莲,下有三千六百地轴相钩联。
压遍东南地欲坼,白龙捲海飞上天,雷公击鼓冯夷鞭。
龙漦入江化为石,巨灵扶起太古色。
应真晏坐天人来,十八招提若幻出,长风吹开天骨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