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朱希颜会玉山人家书其壁》
《与朱希颜会玉山人家书其壁》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古风

小山培塿沟中蛙,大山宛转行黄蛇。

风吹海雾曲尘起,山头红树红如霞。

东来明月无根蒂,我行忽至山人家。

山人好事喜客至,宾客满屋书满车。

眼中顿有玉人两,膝上文度鸣呕哑。

祝妇家倾伯伦酿,驱儿手煮卢仝茶。

弥明结喉石鼎句,祢生顿足渔阳挝。

原上脊令古兄弟,山中鸡犬秦桃花。

百年富贵谩称意,岁月衮衮春江波。

蹠颜夭寿不足惜,虫沙猿鹤令人嗟。

我起劝尔一杯酒,但持仁义终身多。

今夕何夕且乐饮,奈此明月青天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在山间人家相聚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多姿多彩,从山丘、溪流到红树、明月,再到屋内的人情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首句“小山培塿沟中蛙,大山宛转行黄蛇”,以对比的手法,将小山的静谧与大山的蜿蜒生动地展现出来,仿佛能听到山间蛙声与蛇行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风吹海雾曲尘起,山头红树红如霞”一句,通过风、雾、红树的描绘,展现了山中清晨的美丽景象,红树如同霞光般绚烂,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东来明月无根蒂,我行忽至山人家”则表达了诗人偶遇山中人家的惊喜之情,明月东升,照亮了前往山间的道路,也照亮了诗人的心境。

进入山人家后,诗人感受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屋内满是书籍,车中装载着各种物品,充满了文化气息。“眼中顿有玉人两,膝上文度鸣呕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家中的两位佳人和文雅的孩子,增添了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主人款待的场景,包括美酒佳肴、煮茶品茗,以及吟诗作对的雅兴,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高雅。

最后,“我起劝尔一杯酒,但持仁义终身多”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仁义道德的推崇,希望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并以仁义为人生准则。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与人文情感的丰富,还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杂诗之民俗·其五

巴亚翻翻数寸零,桔槔到手不曾停。

论园仿佛如朱荔,三月商家已买青。

(0)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四

旋绕黄芽叶叶齐,登盘春菜脆玻璃。

北人自只夸安肃,不见三台绿满畦。

(0)

尹太守遗爱祠二首·其一

山自苍苍水自深,贤侯遗爱可胜吟。

至今一个祠前月,犹照当年抚字心。

(0)

别邹汝愚谪雷州某所吏目五首·其一

识君未三月,别君遽万里。

自疑非丈夫,泪落不能止。

(0)

送江侍读封王便省

捩舵移船捷有神,黄头亦是锦缠身。

百年最幸为天使,万喜无过见老亲。

在椟几行金沆瀣,照人两面绣麒麟。

知君满作南游兴,只恐君王问侍臣。

(0)

咏鱼枕灯

火树千枝总不如,莹然光彩透冰壶。

共言鱼枕春裁玉,忽讶龙涎夜吐珠。

云母屏开云影动,水晶帘展水纹铺。

香罗万眼誇吴市,琐细空劳咏石湖。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