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堂春.烹茶》
《画堂春.烹茶》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画堂春

落花风里绿烟轻。听来细细涛声。

凭携方曲向茶铛。蟹眼时烹。

洗处轻攒素笋,尝时小破朱樱。定瓷亲捧更盈盈。

仙掌初倾。

(0)
鉴赏

这首《画堂春·烹茶》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董以宁所作,描绘了在落花飘零的春风中,茶香四溢的雅致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烹茶的过程与品茗的意境。

首句“落花风里绿烟轻”,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落花随风飘散,绿烟轻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听来细细涛声”则将这种氛围进一步深化,仿佛在耳边轻轻响起的不仅仅是风声,还有那细碎的水声,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低语。

“凭携方曲向茶铛。蟹眼时烹。”这两句直接进入了主题——烹茶。诗人使用了“携方曲”这一形象化的表达,暗示了准备烹茶的过程,而“蟹眼时烹”则是对煮水状态的生动描绘,蟹眼指的是水沸腾时形成的细小气泡,形象地表现了水温恰到好处的状态。

接下来,“洗处轻攒素笋,尝时小破朱樱。”这两句继续描述烹茶的细节。素笋可能是指茶叶,朱樱则可能是指茶点,诗人通过“洗”和“尝”的动作,不仅展现了烹茶的步骤,也暗示了品茗的乐趣。茶叶被轻轻洗净,茶点被小心品尝,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仪式感和享受。

最后,“定瓷亲捧更盈盈。仙掌初倾。”这两句则将整个场景推向了高潮。定瓷,是中国瓷器中的精品,其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用来盛茶自然更加增添了茶的香气与美感。诗人亲自捧起定瓷,茶汤满盈,仿佛仙人初饮,既体现了对茶的珍视,也表达了对生活之美的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烹茶的技艺与过程,更传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情趣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找宁静与美好的渴望。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哀内子

黑雨堕瓦舞神灵,倏忽星烂云英英。

秋灯冷照中闺壁,壁挂轻尘抱玉笙。

当时玉笙音正好,少女如花娇不老。

如花一日不艳人,夫子乌乌魂欲倒。

悲声隐隐梦中闻,梦起芒芒不见君。

土入凉风冢花碧,纸钱直到夜深焚。

天带平荒月孤发,柏下香魂吊残月。

不从邻鬼唱幽歌,只向寒冰咽青月。

(0)

发岩镇蒋生客次赴黄山三首·其二

投暝山市烟,托宿寻蒋诩。

弄影向前溪,霜清月如水。

命驾入黄山,旦日须早起。

为余制短策,童冠皆俦侣。

出门即重冈,遥岑眼前哆。

回溪紫云端,陡岭青霞崥。

揭厉屡停舆,攀跻每劳挥。

紫翠复遐征,目力穷峛崺。

日夕向孤村,主人肃宾礼。

醉眠山馆中,湍声枕前止。

(0)

采莲曲·其二

澄湖日暮芰荷风,白面郎君宝玦逢。

野水夜摇青雀舫,却迷归棹水云中。

(0)

侏儒行

身比侏儒长六尺,俸粟一囊钱二百。

长饥短饱各欲死,只合中庸老通籍。

君不见东篱槿,朝日晖晖暮飞尽。

莫道羊珠可疗饥,若逢龙寤当齑粉。

(0)

相逢长安陌行

少为园林主,老作园林客。

积尘暗成丘,积时暗成昔。

别君穆陵桥,逢君长安陌。

星霜形貌苦,陵谷姓名易。

故山虎牙红,世事乌头白。

长铗何所弹,短歌竟谁得。

春耕不及南,秋戍翻投北。

邻女怨寒机,健儿摧暮笛。

岂无他人怜,终乏扶摇力。

积雨悬枯灯,严霜踏穿屐。

贫交颜自冷,贱语意空寂。

炉头值羽人,为余论云石。

茙藿不得充,何能待灵液。

(0)

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苍。游龙尚不顾,飞鸿飞兔何言良。

神龙失云如跛牂,腾蛇委雾鳞角亡。

请从枥下居,无厌糟与糠。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