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比侏儒长六尺,俸粟一囊钱二百。
长饥短饱各欲死,只合中庸老通籍。
君不见东篱槿,朝日晖晖暮飞尽。
莫道羊珠可疗饥,若逢龙寤当齑粉。
身比侏儒长六尺,俸粟一囊钱二百。
长饥短饱各欲死,只合中庸老通籍。
君不见东篱槿,朝日晖晖暮飞尽。
莫道羊珠可疗饥,若逢龙寤当齑粉。
这首《侏儒行》是明代诗人沈一贯所作,通过侏儒的形象,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首句“身比侏儒长六尺”,以侏儒为喻,形象地描绘出主人公身材虽较侏儒高大,但依然处在社会底层,生活境遇堪忧。接着“俸粟一囊钱二百”一句,点明其微薄的收入,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凸显出贫富差距之大。
“长饥短饱各欲死”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主人公长期饥饿与偶尔饱腹之间的矛盾状态,以及这种极端的生活条件对生命的威胁。“只合中庸老通籍”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自己现状的无奈与妥协,只能在中庸之道中度过余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后四句“君不见东篱槿,朝日晖晖暮飞尽。莫道羊珠可疗饥,若逢龙寤当齑粉。”运用比喻手法,将主人公比作朝日下的槿花,即使在短暂的光辉时刻也终将消逝。同时,通过“羊珠”和“龙寤”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生活的艰难与不确定性,即使有短暂的满足,也可能瞬间化为乌有。
整首诗通过对侏儒形象的刻画,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面对不公与苦难时的无力与挣扎。沈一贯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将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巧妙融合,展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关怀。
才子襟期本上清,陆云家鹤伴闲情。
犹怜反顾五六里,何意忽归十二城。
露滴谁闻高叶坠,月沉休藉半阶明。
人间华表堪留语,剩向秋风寄一声。
道林曾放雪翎飞,应悔庭除闭羽衣。
料得王恭披鹤氅,倚吟犹待月中归。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