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蒙兴化池头送,今许龙门潭上期。
聚散但惭长见念,荣枯安敢道相思。
功成名遂来虽久,云卧山游去未迟。
闻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
昔蒙兴化池头送,今许龙门潭上期。
聚散但惭长见念,荣枯安敢道相思。
功成名遂来虽久,云卧山游去未迟。
闻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侍中晋公欲到东洛先蒙书问期宿龙门思往感今辄献长句》。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深厚的怀念以及对于时光流转的无奈。
首句“昔蒙兴化池头送,今许龙门潭上期”表达了过去与朋友在一处相聚的情景,而现在只能在心中设想将来的重逢。这里,“昔”字用来指代过去,“蒙”、“兴化池”都是地点名词,描绘出当时送别的场景;“今”字则是对比之语,引出了当前的情况,“许”字表示承诺或约定,“龙门潭上”也是一个特定的地点,用来设想未来的相会。
接着,“聚散但惭长见念,荣枯安敢道相思”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聚散的感慨,以及对友情深厚而持久的珍视。在这里,“聚散”指的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合,“但惭”表达了一种遗憾的心情,“长见念”则是对往日时光的怀念;“荣枯”形容事物或人的盛衰变化,通过这种比喻强调了友谊超越了世俗的荣辱,而“安敢道相思”则是诗人对于这份深情的自信与坚持。
“功成名遂来虽久,云卧山游去未迟”两句中,“功成名遂”指的是事业有成而名声也随之建立,这里用以表达诗人对朋友事业成功后的祝贺与期许。尽管时间过去了很久(“来虽久”),但对于这份友情的追寻和渴望并没有因为时间而减弱(“云卧山游去未迟”)。
最后,“闻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则是诗人对朋友当年英勇事迹的回忆,以及对于现在依然保持着那份热情与力量的赞扬。这里的“闻说”表明信息来源于传闻,而非亲历;“风情筋力在”形容友人的豪迈气质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只如初破蔡州时”则是将现在的情形与过去某个重要事件(即“初破蔡州”)相比较,赞美朋友始终如一的英勇与活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以及对于不变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