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卢之口闹嘈嘈,普贤之身闲飘飘。
理无不备,事不相饶。
小舟点点浮烟水,柔柳垂垂映竹桥。
毗卢之口闹嘈嘈,普贤之身闲飘飘。
理无不备,事不相饶。
小舟点点浮烟水,柔柳垂垂映竹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禅意画面。"毗卢之口闹嘈嘈,普贤之身闲飘飘",通过对比,展现了智慧与超脱的对立统一,毗卢象征着智慧的喧闹,普贤则代表了内心的平静。"理无不备,事不相饶"进一步强调了佛法无边,世间之事无法逃脱其涵盖和裁决。
"小舟点点浮烟水"描绘出一幅水上行舟的景象,小舟在烟波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禅修的追求。"柔柳垂垂映竹桥"则以自然景物烘托出宁静的氛围,柳条轻柔地垂落,竹桥静立,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禅心的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通过生动的意象,赞美了禅师们的智慧与修行,以及对生活的洞察和超然态度,体现了宋代禅宗艺术的特色。
孟秋雨初霁,虚馆生晚凉。
悲风振木末,激烈流清商。
寒蝉抱叶悲,哀鸿叫云翔。
蚯蚓出其窍,蛜蝛鸣在房。
螀蛩鸣我前,蟋蟀鸣我旁。
物各感其时,岂必皆不平。
而我于此际,兀然坐欲僵。
凄然动我心,冥思搜枯肠。
壮哉秋声赋,三叹思欧阳。
兰台一何卑,戚戚徒尔伤。
鄞江雨过鄞水碧,疋马骄嘶送行客。
客程迢递竟何之,万里观光上京国。
东风荡煖花草香,征帆晴逐云飞扬。
沙头酒尽人缱绻,夕阳度鸟山苍苍。
曾生久负干将器,灯窗栽展平生志。
今朝云路适亨通,海阔天高健鹏翅。
伫看较艺冠群英,玉阶指日承恩荣。
丈夫读书志远大,还期竹帛垂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