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雨初霁,虚馆生晚凉。
悲风振木末,激烈流清商。
寒蝉抱叶悲,哀鸿叫云翔。
蚯蚓出其窍,蛜蝛鸣在房。
螀蛩鸣我前,蟋蟀鸣我旁。
物各感其时,岂必皆不平。
而我于此际,兀然坐欲僵。
凄然动我心,冥思搜枯肠。
壮哉秋声赋,三叹思欧阳。
兰台一何卑,戚戚徒尔伤。
孟秋雨初霁,虚馆生晚凉。
悲风振木末,激烈流清商。
寒蝉抱叶悲,哀鸿叫云翔。
蚯蚓出其窍,蛜蝛鸣在房。
螀蛩鸣我前,蟋蟀鸣我旁。
物各感其时,岂必皆不平。
而我于此际,兀然坐欲僵。
凄然动我心,冥思搜枯肠。
壮哉秋声赋,三叹思欧阳。
兰台一何卑,戚戚徒尔伤。
这首诗描绘了孟秋时节雨后初晴,晚风拂过,带来阵阵凉意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反应,如寒蝉、哀鸿、蚯蚓、蛜蝛、螀蛩、蟋蟀等,各自发出的声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
诗人不仅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更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面对这番秋色,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触动,思绪随之飘荡,仿佛在冥想中搜寻着内心的深处。他引用了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表达了对秋天独特韵味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然而,诗人的思绪并未停留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上,而是转向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他以“兰台一何卑,戚戚徒尔伤”结尾,似乎在感叹人生的渺小与无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