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扇中尽,新凉枕上归。
微云起平远,空碧上朝曦。
稍感夏衣薄,渐伤高叶稀。
来鸿飞集喜,卒岁稻粱肥。
残暑扇中尽,新凉枕上归。
微云起平远,空碧上朝曦。
稍感夏衣薄,渐伤高叶稀。
来鸿飞集喜,卒岁稻粱肥。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的景象,气氛清新,意境宜人。"残暑扇中尽,新凉枕上归"表达了炎热渐退、夜晚开始感到凉爽的季节变化,人们不再需要用扇子扇风,而是享受着床头的清凉。"微云起平远,空碧上朝曦"写出了早晨微薄的云层和清澈的蓝天,以及初升的阳光。
"稍感夏衣薄,渐伤高叶稀"则透露了诗人对季节转换的敏感体验,开始感到夏装单薄,而高处的树叶也逐渐变得稀疏。最后两句"来鸿飞集喜,卒岁稻粱肥"描绘了一幅秋收图景,鸿雁归来预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稻谷丰饶标志着一年一度的农事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凉天气的喜悦,以及对丰收的期待和庆幸。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充分体现了宋代词风的婉约与淡雅特点。
养子不著顺摩捋,喝要耳聋棒要杀。
摩捋得成用不行,棒杀教伊应手活。
东山妙得养子方,所以用时俱爪抹。
我是谢郎先早归,打就铁船相触拨。
披秀三句二偈,与宠为茶佛事。
法味法乐法财,资神资生资惠。
使于施受之间,而无虚得虚弃。
我亦未證其中,乃就其中出气。
截却娇梵舌根,捩转衲僧巴鼻。
来者满与一瓯,看伊东倒西醉。
既醉各各起来,门外晓山横翠。
了了了,觉觉觉,万里岷峨何处著。
全身梦入蛊毒乡,滴水石沾随饮啄。
觉觉觉,了了了,金鸡一拍扶桑晓。
眼开还是觉城东,急打翻身个筋斗。
尊宿老河东,丛林之眼目。
灵明剑倚天,秀润山含玉。
忆昨台雁行,再拜初接足。
森严听法徒,天冠千眷属。
不以空也愚,斯事力见笃。
别来化城钟,屡度新丰曲。
一字妙无传,四方牢记录。
安得从之游,寒泉荐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