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沧海行》
《沧海行》全文
宋 / 李吕   形式: 古风

沧海有船不可渡,痴人求仙死不悟。

儿郎断乳能几时,忍令万里投蛟螭。

儿牵母衣抱父泣,文书催行星火急。

楼船一去更不归,至今思家朝夜啼。

人生不禁别离苦,但得生存犹一处。

君不见咸阳百万家,长城白骨埋泥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ānghǎixíng
sòng /

cānghǎiyǒuchuánliúchīrénqiúxiān

érlángduànnéngshírěnlìngwàntóujiāochī

érqiānbàowénshūcuīxíngxīnghuǒ

lóuchuángèngguīzhìjīnjiācháo

rénshēngjìnbiédànshēngcúnyóuchù

jūnjiànxiányángbǎiwànjiāchángchéngbáimáishā

翻译
大海中船只无法渡过,痴迷的人追求仙道至死不醒悟。
儿子长大离乳期能持续多久,怎能忍受让他远行万水千山。
孩子拉着母亲的衣服,抱着父亲哭泣,文书催促如同星火急迫。
大船一去不复返,直到如今家人日夜思念。
人生难以承受离别的痛苦,只要活着,哪怕在同一片天空下也算一处。
你可曾见过咸阳百万户人家,长城下白骨累累埋在泥土沙石之中。
注释
痴人:形容极度痴迷的人。
儿郎:儿子,青年男子。
蛟螭:古代神话中的龙类或水怪。
文书:官方文书或紧急命令。
楼船:大型战船或豪华船只。
咸阳:古都,这里指代繁华之地。
长城:中国古代防御工程,象征边疆和牺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乡愁与对生离死别的无奈。"沧海有船不可渡,痴人求仙死不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摆脱现实困境和那些盲目追求永生的愚昧之人的同情。接着的"儿郎断乳能几时,忍令万里投蛟螭"则是对远行者及其家人所承受的分离之痛进行了描写,表达了一种对亲情无法长久相守的无力感。

"文书催行星火急"中,"文书"指的是官府发出的调动或征召令状,这里代表着外界的压力和紧迫感。"楼船一去更不归,至今思家朝夜啼"则是诗人对于远离家乡、无法回归的深切怀念。

最后两句"君不见咸阳百万家,长城白骨埋泥沙"通过对古代咸阳城百万户民众和长城上白骨累累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苦难的深刻反思。整首诗充满了悲凉与沉重的情感,是一首抒发乡愁、哀叹人生无常以及历史悲剧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吕
朝代:宋   籍贯:记诵过   生辰:1122—1198

李吕[1122年~1198年]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
猜你喜欢

与子仁登天柱冈过胡家塘莼塘归东园四首·其三

数间茅屋傍山根,一队儿童出竹门。

只爱行穿杨柳渡,不知失却李花村。

(0)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其二

总宜亭子小如拳,著得西湖不见痕。

湖上轩窗无不好,何须抵死拣名园。

(0)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其五

篮舆休上马休骑,湿却青鞋也不辞。

拣取雨丝疏处去,携筇且谒水仙祠。

(0)

正命诗

病卧僧房两月多,英雄壮志渐消磨。

昨宵饮药疑尝胆,今日披衣似挽戈。

分付家人扶旅榇,莫教释子念弥陀。

此心不死谁如我,临了连声三渡河。

(0)

新秋二首·其一

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

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

(0)

游擘翠

新晴山色净襟裾,世上尘埃一点无。

飞瀑惊奔争澒洞,层崖屹立镇崟岖。

乱流平处沙可数,顽石丛中草不枯。

醉后偶来观物变,要知到处是工夫。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