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秋二首·其一》
《新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杜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

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

(0)
注释
疾驱:快速行进。
洒然:清爽的样子。
侵肤:触及肌肤。
翠空:青翠的天空。
淡霭:轻淡的雾气。
苍烟:苍茫的烟雾。
惨戚:凄凉。
斯须:片刻。
霜竹:经霜的竹子。
悲声:悲伤的声音。
恨:遗憾。
翻译
秋天的少昊正快速行进,清冷的气息已触及肌肤。
蓝天碧水上下交融,轻雾苍烟时有时无。
风中的露水带来凄凉,菰蒲想暂时带来安慰。
谁在云外横放着霜竹,似乎带着悲伤的声音和遗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秋的景象,天气开始转凉,自然界呈现出一种淡雅而又有些凄清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远方思念之情。

“少昊行秋正疾驱,洒然凉色已侵肤。” 这两句点出了季节的转换,秋风开始吹拂,大自然也随之呈现出一种清冷的颜色。诗人捕捉到了初秋特有的气息,那种凉意不是刺骨的寒冷,而是温和中带着一丝尖锐。

“翠空碧水涵高下,淡霭苍烟半有无。” 这两句则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翠绿的天空与清澈的水面相映衬,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风露已经生惨戚,菰蒲且欲慰斯须。” 秋风送爽,露珠挂满草尖,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凄凉,而那随风摇曳的菰蒲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

“谁将霜竹横云外,似有悲声与恨俱。”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他渴望有人能像霜竹一样坚韧不拔,即便是在云雾缭绕的高远处,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姿态。这里流露出的“悲声与恨”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可能是对某种事物或人生的无奈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雅的忧郁和远方思念之情。诗中没有直白的情感宣泄,而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色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又有些许凄美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杜范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题李成大禹泣辜图

露收临康衢,下车泣罪人。

匪事疑惟轻,岂博矜曰仁。

弼教苟无术,抱惭良有因。

痛兹桎梏者,犹然尧舜民。

自以心为心,久由治未臻。

数世异醇漓,三千年可知。

(0)

岁朝试笔·其二

乙亥年逢乙亥正,寿徵慈寿祝传生。

惟祈介祉增王母,底藉新诗纪顾清。

气转青阳思布泽,化行勃律志销兵。

好春七日先新岁,百福昌昌遍九瀛。

(0)

赐宴辉特亲王阿睦尔撒纳等诗以纪事

黄幄高张宴析支,怀音内面后先随。

敷文底事称干羽,施惠何难与解推。

疆埸都欣效奔走,衣冠已觉习威仪。

晚来灯景还教预,恰值冰轮正满时。

(0)

晓行即事三首·其一

霜华人迹侵晨冷,海旭才升暖一川。

衣被万方吾本愿,博施惟觉惭黄绵。

(0)

夷齐庙四景·其二揖逊堂

堂名揖逊是谁题,回蹠评量语不稽。

迁也亦知天道否,千秋尸祝属夷齐。

(0)

夷齐庙

得圣之清孰与齐,首山途便此凭跻。

为传公信及公达,底较辽西复陇西。

宋代何须锡圭冕,伊人本自视涂泥。

史迁慨羡青云士,未识浮名本稗稊。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