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南轩张先生下世感惋有作·其二》
《闻南轩张先生下世感惋有作·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中原天意定何如,岂谓人才不素储。

前辈老成今殄瘁,丁年豪隽重萧疏。

武侯岁晚出师表,贾谊平生流涕书。

社稷无疆恩泽厚,小臣何敢议盈虚。

(0)
注释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天意:古人对命运和国家大势的看法。
人才:指有才能的人。
素储:平时的储备,这里指预先培养的人才。
殄瘁:形容人才凋零。
丁年:壮年时期。
豪隽:杰出、优秀的人才。
萧疏:稀少、匮乏。
武侯:指诸葛亮。
师表:诸葛亮的《出师表》,象征着忠诚与责任感。
贾谊:西汉政治家,以忧国忧民著称。
涕书:含泪写下的文章,表达悲痛之情。
社稷:古代国家的代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恩泽:帝王或国家给予人民的恩惠。
盈虚:指事物的盈满和空虚,引申为国家的兴衰。
翻译
中原的天意究竟如何,难道说平日里就没有储备人才?
前辈的成熟人才如今凋零,年轻有为的人才也显得稀少。
像诸葛亮晚年写出《出师表》,贾谊一生都怀着悲痛写下文章。
国家的恩惠深如大海,微臣怎敢妄论它的满溢或不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不被重用的感慨和对前辈之事的怀念。首句“中原天意定何如”直接提出问题,询问天命所归何处,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困惑。接下来“岂谓人才不素储”则表达了对于人才被埋没的担忧。

“前辈老成今殄瘁”写出了前辈英雄晚年凋零的景象,带有一种英雄暮年的苍凉感。紧接着“丁年豪隽重萧疏”则描绘了历史上的豪杰如同落叶般凋零,这些字眼都传达了一种时代变迁、英雄不再的悲壮情怀。

“武侯岁晚出师表,贾谊平生流涕书”两句引用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诸葛亮和贾谊,他们在生命晚期或一生中都有感慨之言,这里通过引用的方式加深了诗人对于人才埋没的哀叹。

最后“社稷无疆恩泽厚,小臣何敢议盈虚”表达了对国家和君王恩泽的感激,同时也表现出作为小臣,自己不敢随意评论国事,只能保持谦卑之心。

整首诗语言古朴、情感深沉,通过历史的引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忧虑和对英雄时代的怀念。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金盏子

断魂凝睇。望故国迢迢,倦摇征辔。

恨满西风,有千里云山,万重烟水。

遥夜枕冷衾寒,数更筹无寐。

想伊家、应也背著孤灯,暗弹珠泪。屈指。

重算归期,知他是何时见去里。

翻思绣阁旧时,无一事,只管爱争闲气。

及至恁地单栖,却千般追悔。

从今后,彼此记取,厌厌况味。

(0)

武陵春

湖上风光寒食近,准拟醉花枝。不忍东风烂熳时。

红泪湿胭脂。情知今后游从少,鸾镜懒重窥。

金凤衔花旧绣衣。憔悴舞腰肢。

(0)

句·其二

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0)

感兴

越山无黄叶,客子自悲秋。

朝来风雨恶,白浪翻山头。

归雁不敢度,何事此淹留。

少时笑古人,耻为关外侯。

老识古人意,首山复首丘。

(0)

谢程致道监丞以秋夜直舍二诗相视并简苏在廷少监

秋风虽云高,不到建章宫。

巨丽发妙思,翰墨争豪雄。

移子范舟兴,入此潘庐中。

诗成到谁手,茧面丝发翁。

岂不怜此老,气薾志亦穷。

聊以壮观之,行潦落长虹。

低头谩漠北,攘臂徒辽东。

自娱蓬蒿兴,敢傍圭璧丛。

清时难但已,有感如霜钟。

慎莫视苏子,是更得家风。

(0)

答赵德麟见招之作

王孙囚冠安稳无,骨清肉健今更癯。

学似东山何所歉,才如北海莫言疏。

几年汉上狂歌散,今日山前幽梦馀。

消息远来知有意,碧岩却要子来居。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