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子程子,此地有精庐。
隐几江声在,当窗林影疏。
百年心未死,再拜意何如。
可忍蹉跎老,长惭案上书。
平生子程子,此地有精庐。
隐几江声在,当窗林影疏。
百年心未死,再拜意何如。
可忍蹉跎老,长惭案上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和哲思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知识、学问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平生子程子,此地有精庐"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心中的圣贤与学术殿堂,即孔孟之道和儒家学派,这里是学习和修养的地方,"隐几江声在,当窗林影疏"则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情怀。水声与树影交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接着的"百年心未死,再拜意何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坚守和追求,即使到了百岁高龄,对知识的渴望仍旧不减,这份执着与敬畏之情,令人感动。最后两句"可忍蹉跎老,长惭案上书"则流露出诗人面对时间流逝、青春不再以及学业未成时所产生的无限惆怅和自责,这些都是知识分子对于个人使命与历史责任的深刻体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学问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对伊川先生祠堂的一种颂扬,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抒发。
风起群木末,花开两壁香。
山溪云影变,人静鸟声长。
绀殿横崖起,飞泉喷玉光。
扣门僧出定,弹指下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