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蟠蛟虎石骨瘦,地饱霜风山脚寒。
我欲借君修月手,为持玉斧劈烟峦。
岩蟠蛟虎石骨瘦,地饱霜风山脚寒。
我欲借君修月手,为持玉斧劈烟峦。
这首诗以奇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保躬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技艺的赞美。首句“岩蟠蛟虎石骨瘦”,描绘了岩石如蛟龙、猛虎般盘踞在悬崖峭壁之上,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岩石的形态与力量感,同时“骨瘦”二字则赋予了岩石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地饱霜风山脚寒”一句,通过“霜风”的寒冷与大地的广阔,营造出一种深秋或冬日的肃杀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山脚的环境之恶劣。
后两句“我欲借君修月手,为持玉斧劈烟峦”,则是诗人对王保躬的赞誉。他希望借用王保躬那如同修月般细腻而高超的手艺,用玉斧劈开缭绕的云雾,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想象与追求。这里不仅表达了对王保躬技艺的钦佩,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严酷,又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与理想的执着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拍金笳、别谱柳枝歌,搀入角声多。
渺荒寒一片,夕阳影里,摇兀明驼。
记否藏乌亭榭,春水碧于罗。
更层阴驻马,旧梦蹉跎。
惆怅风姿如许,恁孤根无分,移傍灵和。
认塞烟沙雨,此地我曾过。
向离亭、送君西去,折长条、宛转奈愁何。
人空老,汉南冂首,此树婆娑。
微云如雾。送晚来几点,菰蒲凉雨。
林影皴红,潭痕渲翠,做弄秋光如许。
怅行踪无定,系一叶、扁舟沙渚。
谁相伴,有芦花深处,一行眠鹭。凝伫。天已暮。
露柳霜莲,秋满枫桥路。
弦响枨枨,蜡光隐隐,隔院谢娘眉妩。
歌声留不住,又化作、水烟飞去。
凄凉意,算者般情味,綵毫难赋。
蓉菊开时,曾叩竹、逢君他出。
见深巷、鸡鸣犬吠,柳疏桑密。
对使漫留渔网纸,传言耑乞狸毛笔。
想秋深、染就万松图,云林匹。贫不羡,千株漆。
寒只爱,三冬日。倘速邮名画,疗饥如栗。
挂壁卧看云满屋,题诗定拟烟生术。
悔生平、癖好欲医之,将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