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意欲成龙,风势还如马。
独立亭亭万仞颠,不受秦封者。
大厦忽倾时,栋折无全瓦。
此木何由避斧斤,林密山深也。
松意欲成龙,风势还如马。
独立亭亭万仞颠,不受秦封者。
大厦忽倾时,栋折无全瓦。
此木何由避斧斤,林密山深也。
这首诗名为《卜算子·其一》, 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以辛弃疾的小词韵调自题其松图。诗人通过松树的形象,寓言性地表达了自我志向和人生境遇。
"松意欲成龙,风势还如马",描绘了松树坚韧不拔的姿态,仿佛想要化身为龙,迎风而立,象征着诗人的凌云壮志和不屈精神。"独立亭亭万仞颠,不受秦封者",进一步赞美松树傲然独立,即使身处险峻高峰,也不接受世俗的束缚,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大厦忽倾时,栋折无全瓦",暗喻社会动荡,个人命运多舛,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遭遇的感慨。"此木何由避斧斤,林密山深也",以松树虽遭砍伐之险,但因生长于幽深的森林之中得以保全,寓意自己虽身处乱世,却能凭借才智和隐居避世的方式,保全自我。
整首诗借松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超然物外的人格追求,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深刻反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