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金笳、别谱柳枝歌,搀入角声多。
渺荒寒一片,夕阳影里,摇兀明驼。
记否藏乌亭榭,春水碧于罗。
更层阴驻马,旧梦蹉跎。
惆怅风姿如许,恁孤根无分,移傍灵和。
认塞烟沙雨,此地我曾过。
向离亭、送君西去,折长条、宛转奈愁何。
人空老,汉南冂首,此树婆娑。
拍金笳、别谱柳枝歌,搀入角声多。
渺荒寒一片,夕阳影里,摇兀明驼。
记否藏乌亭榭,春水碧于罗。
更层阴驻马,旧梦蹉跎。
惆怅风姿如许,恁孤根无分,移傍灵和。
认塞烟沙雨,此地我曾过。
向离亭、送君西去,折长条、宛转奈愁何。
人空老,汉南冂首,此树婆娑。
这首《八声甘州》以“题张子白边城插柳图”为题,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诗中描绘了边城插柳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的荒寒与柳树的孤寂之美。
首句“拍金笳、别谱柳枝歌,搀入角声多”,开篇即以金笳的别调与柳枝的歌声交织,融入了边塞特有的角声之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边塞氛围。接着,“渺荒寒一片,夕阳影里,摇兀明驼”,描绘了一幅夕阳下荒凉边塞的画面,明驼在夕阳的余晖中摇曳,给人一种苍茫而孤独的感觉。
“记否藏乌亭榭,春水碧于罗”两句,回忆起昔日边塞的亭台楼榭,春水碧绿如同罗绸,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更层阴驻马,旧梦蹉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好的记忆只能成为往昔的旧梦,让人感慨不已。
“惆怅风姿如许,恁孤根无分,移傍灵和”,表达了对边塞柳树独特风姿的惋惜之情,感叹其无法移栽到更为繁华的地方,只能孤独地生长在边塞。接下来,“认塞烟沙雨,此地我曾过”,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走过这片边塞,见证了这里的风雨变迁。
“向离亭、送君西去,折长条、宛转奈愁何”,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以柳树的长条象征离情别绪,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哀愁。最后,“人空老,汉南冂首,此树婆娑”,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即使在这片边塞,柳树也随着岁月的流转而变得婆娑。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与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与诗人深沉的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之子冰雪姿,冥心学仙真。
官卑且勿念,况复忧其贫。
迩来太白山,山势凌秋旻。
云尽月照夜,花开鸟鸣晨。
閒居少公事,猿鹤为比邻。
采芝过林麓,钓鱼游水滨。
七年不得调,幽兴如逸民。
通塞任物理,聊用安此身。
忆昔始相识,交情日相亲。
问君鍊药说,秘之不肯陈。
金液且莫采,何以制水银。
岂伊蓬莱中,无分追后尘。
君今别我去,九关朝帝宸。
功名信可就,慎勿烦精神。
阆风青峨峨,海波白粼粼。
他年重会面,笑盼桃花春。
先帝潜龙日,幽人待鹤时。
青山频望幸,琳馆暂来娱。
宝篆黄金鼎,恩波白玉卮。
天开六朝地,花发万年枝。
闪闪前星夜,汪汪湛露私。
远符天历凤,先协石龛龟。
稽古开廷阁,翻经出讲帷。
方蒙宣室召,忽抱鼎湖悲。
旧邸梅花落,新亭柳线垂。
至今思沛感,时或下云旗。
顾家湖光山色楼,登览近在西檐头。
朝烟帖水白初散,晴云出坞青相缪。
浪花铄闪上初日,崖气澄横如凛秋。
宿草依依仲雍墓,孤帆摇摇范蠡舟。
灵来每见云旗下,物换几番汀草抽?
何人孤啸答渔唱,有客五月披羊裘。
主人领客遥指点,童子昔时曾钓游。
曳裾王门尘眯目,担簦客乡雪满头。
何如长年老于此,登临笑乐孰与俦?
玉关西望不得入,辛苦才封定远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