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湖光山色楼,登览近在西檐头。
朝烟帖水白初散,晴云出坞青相缪。
浪花铄闪上初日,崖气澄横如凛秋。
宿草依依仲雍墓,孤帆摇摇范蠡舟。
灵来每见云旗下,物换几番汀草抽?
何人孤啸答渔唱,有客五月披羊裘。
主人领客遥指点,童子昔时曾钓游。
曳裾王门尘眯目,担簦客乡雪满头。
何如长年老于此,登临笑乐孰与俦?
玉关西望不得入,辛苦才封定远侯。
顾家湖光山色楼,登览近在西檐头。
朝烟帖水白初散,晴云出坞青相缪。
浪花铄闪上初日,崖气澄横如凛秋。
宿草依依仲雍墓,孤帆摇摇范蠡舟。
灵来每见云旗下,物换几番汀草抽?
何人孤啸答渔唱,有客五月披羊裘。
主人领客遥指点,童子昔时曾钓游。
曳裾王门尘眯目,担簦客乡雪满头。
何如长年老于此,登临笑乐孰与俦?
玉关西望不得入,辛苦才封定远侯。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湖光山色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顾家湖光山色楼”点明了诗人的立足之处,楼阁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接下来,诗人通过“朝烟帖水白初散,晴云出坞青相缪”展现了早晨湖面轻烟缭绕,晴空中的云朵与山峦相互映衬的清新景象。
“浪花铄闪上初日,崖气澄横如凛秋”描绘了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湖面和峻峭崖壁的秋意氛围。诗人又借“宿草依依仲雍墓,孤帆摇摇范蠡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想,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灵来每见云旗下,物换几番汀草抽?”暗示时光流转,人事变迁。最后两句“何人孤啸答渔唱,有客五月披羊裘”描绘了孤独的啸声回应渔歌,以及一位不畏严寒的旅人形象,显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湖光山色楼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归隐生活的理想。结尾处的“玉关西望不得入,辛苦才封定远侯”则流露出诗人对功名未遂的淡淡遗憾,以及对平淡生活的深深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