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竹临绿水,高堂散清阴。
猗猗岁寒操,皎皎君子心。
不承春阳媚,已觉秋露深。
仰止云汉上,高节慎所任。
脩竹临绿水,高堂散清阴。
猗猗岁寒操,皎皎君子心。
不承春阳媚,已觉秋露深。
仰止云汉上,高节慎所任。
这首元代诗人吴当的《拂云堂》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脩竹临绿水",展现出翠竹依傍清澈池塘的生动景象,暗示了主人的高雅情趣和生活环境。"高堂散清阴"进一步强调了堂屋的宽敞与竹影的清凉,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
"猗猗岁寒操,皎皎君子心"运用了比喻,将竹子在寒冬中依然坚韧挺拔的姿态比作君子的品性,寓意君子即便面临困境也能保持高尚情操。"不承春阳媚,已觉秋露深"表达了竹子不需春日阳光的滋养,也能在秋露中显现出其深度和内涵,暗喻君子无需外在繁华,也能坚守内心。
最后两句"仰止云汉上,高节慎所任"更是直接赞美了竹子的高尚节操,如同仰望银河般崇敬,告诫人们应效仿竹子,保持高洁的节操,谨慎对待自己的职责。整首诗以竹言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君子品格的崇尚和自我期许。
倦听蛩砧,初抛纨扇,隔浦乱钟催晚。
湘蒲簟冷,楚竹帘稀,窗下乍闻裁剪。
倦柳梳烟,枯莲蘸水,芙蓉翠深红浅。
对半床灯火,虚堂凄寂,近书思遍。
夜漏永、玉宇尘收,银河光烂。梦断楚天空远。
婆娑月树,缥缈仙香,身在广寒宫殿。
无奈离愁乱织,籍酒销磨,倩花排遣。
渐江空霜晓,黄芦漠漠,一声来雁。
晓梦莺呼起。便安排、诗家厨传,酒家行李。
点检花边新雨露,春在万家生齿。
道官似、锦溪清驶。
但便有人耕绿野,正不妨、鼓吹频来此。
方觅句,且夷俟。画桥西畔多春意。
记年年、曾来几度,落花流水。
行到水穷云起处,依约辋川竹里。
兴未属、王孙公子。
料想明年端门里,有传柑宴罢黄封醉。
肯回首,万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