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其二》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总宜亭子小如拳,著得西湖不见痕。

湖上轩窗无不好,何须抵死拣名园。

(0)
翻译
最适合的亭子小得像拳头一样,足以容纳西湖的美景而不留下痕迹。
湖上的轩窗没有不好的,何必拼命去寻找那些著名的园林。
注释
总宜:最适宜。
亭子:小亭子。
小如拳:像拳头般大小。
著得:容纳得下。
西湖:杭州西湖。
不见痕:不留痕迹。
湖上:湖面上。
轩窗:高敞的窗户。
无不好:都很好。
何须:何必。
抵死:拼命。
拣:挑选。
名园:著名的园林。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笔下。首先,“总宜亭子小如拳”一句以生动的比喻形象,传达了湖上亭子的精致和小巧,如同拳头大小,这种描写手法极富画面感,读者仿佛能亲眼见到那座迷你的亭子。

紧接着,“著得西湖不见痕”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深刻感受。这里的“著”字用得十分精妙,它既指物体附着在某处,又暗示了心灵上的触动和印记。这两句共同塑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意境,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最小巧的亭子,也能与西湖这般广阔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而不留下任何杂乱。

第三句“湖上轩窗无不好”继续展现了诗人的美好情怀。在这里,“轩窗”指的是船窗,通常是贵族或文人雅士乘坐游船时所享有的视角。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点,那就是在这样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每一个角度、每一扇窗都能看到不一样的美景,没有不好。

最后,“何须抵死拣名园”则是诗人内心真实感受的一次流露。在这里,“抵死”表达了一种极端执着的态度,而“拣名园”则指的是追求那些有名气的大型庭院或园林。诗人的意思是在这个美丽的西湖之上,何须过于执着地去寻找那些声名远播的著名园林呢?因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中的美好追求,以及对内在平和与外界之美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送元安禅者

群峰杳蔼留不住,远道依依祇藤屦。

旧隐萝龛付与谁,寒猿后夜啼高树。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三十三

丛林虽未整肃,更点却要分明。

粒米须还粒饭,八两定要半斤。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四十九

道在日用,日用不知。

饥只吃饭,寒只添衣,晴天爱日挂枯藜。

点检溪头梅树,向阳偷放南枝。

(0)

鱼篮妇赞二首·其二

篮里清风,手头生活。

要将鱼目换明珠,岂是慈悲菩萨。

有智慧人,不消一劄。

(0)

偈二十二首·其二十二

若欲正提纲,直教大地荒。

拟来冲雪刃,不免露锋铓。

(0)

偈二首·其二

二祖偿宿债,万法绝对待。

一心无挂碍,浮山有九带。

十方虚空圆陀陀,无量法门百杂碎。

若言其有,非内非外。若言其无,无在不在。

知与理冥,境与神会。如牛拽磨,似水打碓。

三千里外逢人东倒西■,十字街头遇贱则贵。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