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四冰池》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四冰池》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不嫌冰雪绕池看,谁似诗人巧耐寒。

记取羲之洗砚处,碧琉璃下黑蛟蟠。

(0)
注释
不嫌:不害怕。
冰雪:寒冷的天气。
绕池:围绕着池塘。
看:观赏。
谁似:谁能比得上。
诗人:文学创作者。
巧耐寒:巧妙地耐受寒冷。
记取:记住。
羲之:王羲之,古代著名书法家。
洗砚处:洗笔砚的地方。
碧琉璃:清澈如琉璃的绿色池水。
黑蛟蟠:墨黑色的蛟龙盘旋。
翻译
不嫌寒冷围绕着池塘观赏,谁又能像诗人那样巧妙地耐受严寒。
记住王羲之洗笔砚的地方,那池水如碧绿琉璃,底下盘旋着墨黑色的蛟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池塘风景的画面。"不嫌冰雪绕池看,谁似诗人巧耐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冰天雪地中美丽景致的欣赏,以及他自己对于严寒环境的适应和喜爱。这是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学中“山水田园”主题,也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享受自然之美的一种情怀。

"记取羲之洗砚处,碧琉璃下黑蛟蟠"则是在描述一处具体的景象。这里提到的“羲之”是指古代的八仙之一许真君,他有时化身为一个老人,用莲叶来洗砚台。在这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历史上的人物和故事的引用,增添了画面上的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碧琉璃下黑蛟蟠"则是一幅生动的图景,描绘的是透明如玉的冰层之下,有黑色的水生生物在游动,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描写。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答永叔问

班班疏雨寒无定,皎皎圆蟾望欲阑。

应在浮云尽深处,更凭丝竹一催看。

(0)

桃源行

秦皇有地包沙漠,秦民无地堪托足。

民心咫尺不戴秦,秦令安能到空谷。

商山紫芝青门瓜,武陵洞底栽桃花。

草木不共人逃去,虞妃山赭良堪嗟。

秦皇一世二世歇,秦民万世桃花月。

渔子相逢五百年,已闻几度乾坤裂。

靖节先生曾作记,祇云贤者兹避世。

时人浪作神仙传,空自渺茫涉奇异。

君不见年来礼乐卯金刀,先生归对庐山高。

所种柴桑五株柳,胜是武陵千树桃。

(0)

将卜山居寄怀

山居香火伴残经,幽绝全家在画屏。

黄叶村藏一溪碧,白云堆拥万峰青。

安知遇酒分贤圣,但可与人同醉醒。

万事休心惟白发,更须结托老人星。

(0)

送黄生还临安

旧事恍如前后身,龙门四纪更情亲。

茅庐惊叹见斯客,天马超腾感似人。

三径草荒残岁雨,一枝梅作渡江春。

莫言胡越方成别,才隔云涛莫问津。

(0)

春晚绿野秀诗

雨过川原上,凝眸送晚春。

韶光销欲尽,野色望来新。

天末迷蓝嶂,江湄乱曲尘。

重杨难认影,幽鹭莫藏身。

远接天开幕,晴和草展茵。

明时四郊静,凌乱踏青人。

(0)

游四皓庙

修篁瑟瑟石磷磷,去谒荒祠不厌频。

四皓古来无事客,贰车今世最闲人。

紫芝欲采非仙骨,红药曾题是近臣。

一奠村醪还独酌,满轩松雪照吟身。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